第178章 蔡邕的态度(二)(2 / 2)
他并不是那种说话无脑,全凭心情的人,不会说“不行,这样做不对,你就是不能上书弹劾宦官。”之类的话。
也不是自大又自私的人,不会说“我这是为了你好,才不让你上书。”之类的话。
既然刘辩想要保护蔡邕,并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么他就需要想出一个,真实可行的计划用来说服蔡邕收手。而非强硬表达态度剩下交给天命。
生活中无数事件也能够证明,当人们有备选方案后会更容易接受他人建议。刘辩的方法往往比一句“我是为了你好”效果好得多。
可是又该如何解决蔡邕的忧虑呢?
思虑了许久无果,刘辩决定把半成品抛出来,与蔡邕一起讨论。
于是,他试图先通过说清楚汉灵帝的困境,把问题从“该不该撤除宦官的职位”转变为“如何顺利撤除换官的职位。”
“先生且听我一言。”
“根据我的观察,父皇也并不是说非要宦官不可,只不过他如今无人可用罢了。”
此言一出,蔡邕的脸色明显红了一个色号。显然是热血上头,被气的。
他也顾不得眼前之人身份尊贵,直接就开口怼道:“你这说的什么屁话?我大汉人才济济,学子无数,怎么会无人可用呢?”
刘辩默默摇了摇头说:“我不要你觉得,咱们要的是父皇怎么觉得。”
“我所说的无人可用并不是冒犯万千学子的能力。而是想告诉先生,父皇觉得这些人大多存有私心,不敢用尔。”
“毕竟他们第一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家族,谁又能够确保他们在国家大事上,不会偏袒自家呢。如果招过来的都是这样的人,那么父皇又怎么确定这样的人提出的建议是就事论事呢,如果他们真的夹带私货岂不是会影响父皇判断的公平性?”
蔡邕表示非常的不服气,他耿直的说:“这并非体制的问题,而是那些人的品行不到位。只要选拔的人品德高尚,那么就没有问题。”
刘辩叹了一口气,他这位先生什么都好,最大的缺点就是把他们文化人的气节看的太重了,也看的太理想。他摇了摇头,无奈的回应道:“先生,您跟我说这个没用啊!就算您推荐的人再好,父皇如果不会去信任这些人,那也于事无补。您想一下,父皇能够相信的人中,除了先生,这全天下还有几个?”
这句话不仅拍了马屁,也为蔡邕点明了现状。
蔡邕陷入了沉默,似乎是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也可能是因为想不到好的办法。
刘辩看着蔡邕有些落寞的神情,有些不忍心卖关子。于是就干脆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我是这么想的,既然咱们不能从人性的角度去保证。那么,为什么不试着从制度的角度上去保证呢?如果我们不能够保证,选拔的人能被父皇完全信任,那为什么不试着建立一套父皇可以相信的体系呢?”
“毕竟人是活的,但是规矩是死的。如果能够,建立一套体系,把每个人的私心套上一层枷锁。那么,父皇会不会在认可了健全的体制之后,也接受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