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兵仙(2 / 2)
说得头头是道。
刘邦听到议论摇头:“说得我自己都信了,我要有那个本事,萧何是吃饱了撑的吗?他去追韩信。”
……
曹参在齐地,接到战报看了一眼,直接扔了,看不下去,他这种习惯了看韩信那种可以做后世战争经典的战报,怎么能看得起别的。
他几乎是吼出来:“这次的汉军大将是谁?”
左右立即回复:“淮阴侯!”
曹参打死都不能相信的表情:“谁?!”
不可能。
曹参把自己定在地图前。反复观摩那些案例说:“不可能。看,这才是韩信的战场。”
“这是出三秦?”蒯彻问,蒯彻先生走了过来,自从韩信出征,他莫名其妙就不疯了,漂泊到齐地,被曹参发现留了下来。他看曹参情绪不对,就想让他随便说点什么。
曹参滔滔不绝讲述:“对,这是韩信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就打成这样,在子房先生调项王离开之后,全面出击,那种让让人眼花缭乱的一系列调动,时刻保证人多打人少,曹参和樊哙一座城池反复围了好几次,还有这个背水之战,我就说不可能只凭拼死打就能打出来奇迹,反反复复翻盘了三次才看明白,开始用间,派骑兵埋伏,行军提前停下掩护骑兵埋伏,背水列阵陈兵,亲自殿后,亲自诱敌深入,指挥迎战,让人在绝境中看到胜利的希望,偷换旗帜,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是万劫不复,现在,……”曹参拿着战报,拒绝:“不,不可能,这不是韩信的战场!”
“可是,能把仗打成千古战争经典又能如何呢?现在齐王是刘肥,刘恒都能是代王,淮阴侯算什么?淮阴侯落到今天这种地步被幽居长安足足六年还不是因为胜仗打得太多,太好了吗?曹将军,你若是他,还肯再打胜仗吗?”
……
“不行蒯彻先生,拜托你在这里看着齐地,我要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我等不下去了!”曹参跑到未央宫的时候,看到的是比自己还要着急的刘邦。
最新的战报依然是输,刘邦直接扔到了殿外,在大殿上走来走去,走来走去,以前被项羽围城,生死攸关的时候也没有见他如此六神无主。
扔在外边的战报被一双手捡了起来,抚平,又重新送了回去,进来的人是张良,那些谁都看不下去的战报,张良一个人仔细端详,一张又一张。
“子房先生,要不要把韩信换掉?朝中一再要求刘邦换将,樊哙原说灭完陈豨的残部去跟韩信做先锋,如今死活都不肯去了,可刘邦就是不换。现在,他自己也犹豫了。
眼看就要退到长安了,刘邦还是顶着所有的压力就是不肯换将。
“不,不能撤,加封!”张良再一次石破天惊。
“加封!”刘邦几乎跳起来。
“大王可是把一个无所知名的韩信提拔到汉军大将才换来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今大王可是想退匈奴。”张良把捡起来的战报再次递了过去,把所有的战报以及副本按着顺序排好,再次铺到桌案上。
刘邦不肯看,曹参强迫自己看下去,看着看着他忽然大脑里像被什么劈开,接着觉得浑身发寒,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这是把汉有计划的投喂给敌人,就像是当初在废丘城外被里应外合的时候一样。”
刘邦看着曹参,再低头看一眼张良整理好的一系列战败的战报,喊:“拟诏书,加封,楚王还给他,燕王也一齐给他!”
但是,败成这个样子加封,满朝哗然。
最要命的是依然没有赢。
淮阴侯韩信这次就是铁了心毁自己的一世英名,以至于到最后眼看着他都成常败将军了,以至于连樊哙曹参灌婴都看不下去了,以至于都有人怀疑这个淮阴侯换了人,真的韩信已经不知人在何处了魂归何处了 ……
最后就连刘邦自己都要怀疑韩信别有目的了,韩信是明摆着不肯去打仗了,到战场也换一个人给你看的时候……刘邦犹豫着是要不要撤回的时候,他又发现不敢撤,韩信万一是用手里的兵挥师长安又能如何呢?
就在此时,传来了新丰大捷。
新丰是新建造的丰县,太公年老思乡,天天嚷着要回老家,于是高祖就在骊山附近建造了跟故乡一样的丰县。
新丰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捷,这个消息比韩信打败还让人震惊。
满朝文武都震惊,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们那点军队,就算匈奴站着让我们砍也不可能。
又有消息说,匈奴也不是站着让我们砍的,是遇到了埋伏,可是遇到了埋伏也得有埋伏,有伏兵总得先有兵。
战报还没有传开,战事已经被传开,说得无比详细。
说是匈奴遇到埋伏,在一个有雾的早晨,趁胜追击,却发现一支雄壮的军队早已经埋伏好了。军容整齐,色泽鲜明,严阵以待,正是那支曾经把他们打得不敢南下牧马的军队。
后来,匈奴派人去查看,除了漫漫尘沙,一无所获,偶尔捡到了几杆枪,还有几条泥土铸成的手臂,躯干等等。
没有人知道他怎么做到的,没有人知道他用始皇帝的兵马俑吓退了匈奴。
于是匈奴人彻底吓傻了,说汉军大将会妖法,可以撮土为兵,而这件事越传越神,可以召唤回来秦国那一支战匈奴灭天下的军队,这事慢慢的成了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韩信本来就被人叫做兵仙,这一来这个称呼更是不胫而走,天下闻名,几乎代替了他的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