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沛公殆天授(1 / 2)
韩信在决定水淹废丘的时候就选定了结局。
那时候他以为那就是今生的结局。
曹参说得没错,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水淹城池的将领有好结局。
但,彭城已经失败,汉没有时间再等废丘。
没有更好的结局。
他也并不打算辩解。
他想到汉王看到他会气急败坏,会说:“我在三秦的民心是白收了?丞相那么多惠民的政策白做了?”
事已至此,顾不了那么多了。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
等他回到荥阳,准备接受一切结果,汉王不在。
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文书令符都放着,樊哙进来,说了句:“季兄回关中了,说丞相有急事找他。”说完就又回头去跟项羽拼命去了。
回关中?!
汉王比他更不知道该怎样给水淹废丘一个结局。
汉王三十六计走为上?!
汉王那种情绪化的人看到关中的惨像会如何?
水淹废丘带来的结果是关中大旱,颗粒无收,发生大饥荒,继而疫情肆虐,物价飞涨,无数人流离失所,路上寒鸦呕哑,地上白骨遍野。
这就是当初盼着他回来做关中王的那个关中!
他们盼来了什么?
萧何站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对着麻木干枯犹如荒草的人群,已经说哑了嗓子,就是没有人愿意迁往巴蜀,不愿意离家。
没有人再愿意相信。
汉王赶到,看着疲惫的萧何。又看了看准备运走的军粮,忽然走到人群中间,对萧何说:“你歇一会儿。”
然后,他把用作军粮的粮食拿出来,让军士们吃。
就是站在人群中间,拿着着豆饼大嚼特嚼,大口大口喝葵羹。
当然,豆饼与葵羹都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
但是大家饿。
食物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麻木的人群变成活着的人,眼睛绿油油盯着那些食物。
汉王立即让士卒全部拿来分给人,在众人如饥似渴的目光里,汉王说:想吃吗?这就是巴蜀的豆,蜀地的粟,是巴蜀的葵,……阿翁我不是不想把粮食给你们运过来,但那条路太难走了,运粮食能把人累死……不过你们想,路是死的,人是活的,但粮食运不过来,你们可以过去吃呀,过了灾年在回来嘛……
是啊,是啊。
汉王说得不错,是这个理呀。
人们议论纷纷。
萧何看事情又转机,立即询问那些人愿意前往巴蜀之地,立即承诺可以派人护送,立即承诺给与愿意去的人优惠政策。
等人陆陆续续散去,萧何总算是缓过来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