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完善科举(1 / 2)
大唐重视教育,随着底层读书的人崛起,加上科举制度的成熟,到唐末时,已经不缺读书人了。
世家的影响力来源于读书人,失去了读书人的优势,再加上唐末战乱四起,世家的读书人遭到了大规模的杀害,世家也就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石天要上的奏折,主要还是从打击世家的读书人开始。
关于科举,从宋朝开始,就有了很大的完善,这方面的建议,石天还是可以给出很多的。
大唐不重视科举,主要是因为民间没有多少人,不管是科举还是举荐,最后进入官场的大多都是世家的人。
唐朝曾有项规定,科举考中之后,要先观察三年的品行才能入朝为官。对于这一条,石天就觉得应该舍弃。
电报机马上就要普及了,李世民很容易就能掌控整个大唐,完全不用担心这些考中的人里面有那些品行不端的人。
如果出面了品行不端的事情,即便他在再偏远的地方为官,李世民一个电报发出去,几天之内就能让他罢官丢爵,押回长安受审。
科举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下,相比初唐只考经义等少数几项,宋朝考的就多的多了,什么诗词歌赋,经义策论,这都是必考的项目。
写完了考试内容,考试制度也需要修改。
相比大唐,从宋朝开始,科举最大的进步就是糊名。
唐朝科举,是没有糊名一说的,不糊名,阅卷时难免会有一些偏颇。唐朝很多诗人,参加科举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扬名。
像陈子昂、白居易他们都用过这些手段。
到处留诗,让人把名声宣扬出去,等考试的时候,阅卷之人看到他们的名字,总会不自觉的给他们的分数来点分数加成。
糊名的制度推出之后,这样的情况自然很轻易就能够杜绝了。而且糊名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阅卷的人无法作弊。
除此之外,科举资质的问题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科举这东西,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即便你满腹经纶,想要参加科举,那也得有举荐人才行,而且还要五人联保。
一个学子作弊,其他学子就会受到牵连,一同取消考试资格。
科举选的是人才,又不是相亲,还要查一下家世。现在印刷术和造纸术已经成熟,那张卷子已经不值钱了,完全没必要设立这么多的门槛。
考试的制度解决了,那就再提一下结果。大唐科举,一次录取十个八个的人,对朝堂完全没啥作用。放开录取名额,降低一下录取标准,这一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比让世家子弟管理大唐,普通寒门弟子即便水平稍差一些,只要进入了朝堂,跟世家的人制衡一下,这一点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给寒门学子一条出路,再造出几个典型,让寒门子弟看到跨越阶层光宗耀祖的希望,这样也能增加寒门甚至农家子弟读书的积极性。
一个科举的折子,就让石天和李明达忙活了大半天的时间。
忙完科举,石天给李明达倒了杯茶,让她好好休息一下,接着开始折腾起了教育的折子。
八岁不入学者,罚其父兄,这是大明的杨继宗的手笔。
这种制度在大唐显然是不可行的,李世民也没那么多钱实施。不过规范教学,分设年级,入学启蒙者为小学,识字作文者为中学,精通诗词经义者为大学,先把年级制度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