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世家的劫难(1 / 2)
“孔祭酒,凡是读圣贤书的人,都是圣贤的学生吗?”
“那是自然”
“那圣贤子弟可分三六九等?”
“圣贤弟子,只有精与不精,通与不通,可无三六九等之分。”
“那工籍商籍商籍弟子是否可以参加科举?”
“科举是陛下为选才设立,跟圣贤无关,陛下自会考量的!”
一听长孙无忌提到科举,孔颖达本能的警觉起来了。
今天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起来找他,他就知道两个没憋好屁。现在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只不过,上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车,想要再下来就不可能了。
“圣贤的弟子被区别对待,你作为圣贤的后代,理应站出来为他们说话才对啊!怎么成了陛下的事情了?你为他们争取过,陛下不允,那才是陛下的事情!
你这话如果传出去,不知会寒多少圣贤子弟的心啊!”听到孔颖达想下车,长孙无忌冷下脸来威胁道。
看着孔颖达便秘的表情,房玄龄知道他该出手了。
“孔祭酒,为天下圣贤子弟发声,你作为圣贤后人责无旁贷。哪怕此事陛下不允,或者被人阻碍,只要你发了声,相信天下圣贤子弟都会感念你的恩德的!”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个黑脸,一个红脸,这种事情他们办的多了,连提前商量都不用,默契的很。
读书人是最好坑的,在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联合之下,不过一个回合,孔颖达就败下阵来了。
最终,在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监督之下,孔颖达挥毫泼墨,潇潇洒洒地写了一篇请求李世民准许工籍和商籍子弟参加科举的奏折。
臣子上奏,递交尚书省,经门下省审议,由中书省呈给皇上。
尚书省房玄龄在里面是老大,中书省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在里面也都是老大,至于门下省,长孙无忌是老大。
因此这奏折,从房玄龄手里递到长孙无忌的手里整个流程行云流水,毫无牵绊,第二天大朝,长孙无忌就当着所有文武官员的面,堂而皇之地将奏折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这奏折昨晚李世民就看过了,今天再让长孙无忌当着所有朝臣的面递上来,也只不是走个形式而已。
拿起奏折,装模作样地读了一遍,李世民直接把奏折交给张阿难,让他当着众人的面念了出来。
念完奏折,朝堂之上就炸了锅了。
赞成的人不多,也就是孙伏伽和马周等一些从底层上来的官员。只不过在世家官员的围攻之下,他们的声音基本上都淹没在雷鸣般地讨伐之声中了。
李世民要挖世家的墙角,这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了,对此,世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世家是掌握着不少的读书人和商业,可是李世民手里有刀啊!跟一个手里攥着刀的人讲理,那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等下面的人吵得差不多了,李世民开始点名了。
“崔侍郎,你对此奏折有何看法?”李世民并没有急着问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意见。相比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想先听听世家之言。
“陛下,商人逐利,见得忘义,臣不赞同允许商籍工籍子弟参加科举!”
李世民推行了国办学堂,世家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影响是长远的。
世家已经没有多长好日子了,他们现在不求能够永久把控朝政,但是能多过一天好日子,就多过一天好日子。一边维持着自己的地位,一边想办法反击李世民。
如果允许工籍和商籍子弟参加科举,自己就独木难支了。
农人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可怕,毕竟他们没钱。可是工籍和商籍就可怕了,他们手里有钱,而且商人子弟大多都识文断字,如果让他们参加科举了,世家的地位很快就被掏空了。
问完崔侍郎,李世民转头对着另一个世家官员问道:“卢御史,你的看法呢?”
“陛下,士农工商,自古就有定论,商人不事生产,高买低卖,本就被世人唾弃,切不可入朝为官,以免百姓不愤!”
对于世家官员的反应,李世民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对于他们的反对,李世民也就是听之任之了。
连续问了几个世家官员的意见,李世民最后开始问起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