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五国伐秦(2 / 2)
庞煖自然想要以最小的代价突过函谷关天险,以此来为列国保存实力,倘若万一不能达成预定目标,列国今后至少也能留存些许保障。
庞煖所担心的是,徐福年轻,尽管是鬼谷门生,也未曾经历实战,所言难免空泛大意,更是不符合兵法常规。
不可否认,他的计谋可行,而且是极其有利于联军的,但具体施行,还需深思熟虑,做好万全准备才是。
庞煖呵呵一笑,随即说出自己的忧虑:“先生妙计,然联军各国军种混杂,如此绕道长途奔袭,联军未免太过笨重,难以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徐福不以为然,但并未有轻蔑之意,相反,他十分赞赏庞煖的慎重和敏锐。
也许庞煖只当是徐福随口一言,实际上徐福已经深思熟虑许久。
从云梦泽进入赵国时,徐福便开始对比双方实力及联军进攻路线,他想过很多种进攻路线,经过反复推演计算,最后选取了绕道蒲阪这一条最为稳妥的路线。
徐福微笑说道:“只要结果相同,又何必在乎过程,绕道北上虽有限制,抑或不能出其不意,然总归是利大于弊,即便中途遭遇秦军顽强抵抗,也好过在这函谷关天险之下交战,退一步想,即便联军绕道失利,也有后续到达的楚军接应,后路无忧。”
徐福说这最后一句话叹了一口气,因为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变数,正是庞煖一直担心的变数,这个变数将是成败的关键。
徐福如此说,虽无半分假意,但也出于私心——他既要促成五国伐秦的事实,又不想在此耽搁。
这一刻他希望庞煖能够看出他的目的,并且加以反驳,好使他不至于太过惭愧。
庞煖并没有反驳徐福,反而再次认同徐福的谋划,他思虑再三,决定听从徐福的计谋。
一旦他实施这个计划,无论是成是败,都与徐福再无关联,徐福只是提议,而最终的决断在于联军统帅。
作为统帅,应该具备统筹与辨别的能力。
庞煖当夜召集各国将领商议,将计划告知,很快就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
原因很简单,大军每日消耗巨大,久在安邑停留列国亦难坚持。
联军在第二日夜间拔营北上,按照议定计划进军。
大军过处,果然如同料想那般所向披靡,秦军恰未料到联军会绕道蒲阪,一时间来不及调遣,因此一路几无防卫。
联军因此一路畅通无阻,像是一把锐不可当的利刃一般刺入秦国腹地,中途偶有秦国军民发起的小规模阻击,也是以卵击石,不能与联军大军抗衡,当即便遭到歼灭。
至此,联军已取得前所未有的战果,行至洛阴时,五国联军扎营,作短暂休整,一来是因为联军日夜行军,虽然未经大战,但是连日行军人困马乏,士卒已是疲惫不堪,二来则是需要商定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及行军路线。
因为毕竟是四国联合发起的军事行动,人心难免复杂,加之楚军迟迟不到,军中开始有了一些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