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这人间,需要一些聪明人,也需要一些愚笨的人(2 / 2)
鬼谷子不敢猜测,心中想了很多,不过眨眼一瞬,他复又微笑说:“徒儿,你以后也许会遇到杀伐决断之事,记住为师的话,眼中不可只有一人之存亡,否则便不是真正的仁德。”
鬼谷子最不屑仁义束缚人心,而徐福本性善良,天生仁义,这些天又看过些诸多经典着作,怕是不要被影响了心智。
“寻常看到的仁义,往往只是虚有其表,而内里是什么,千奇百怪。”
鬼谷子这般说,是希望他能在被虚假的仁义困惑时,果断行事。
“师父认为什么是仁德呢?”徐福问。
“仁德是之于天下而言,若是损一人而能利于天下,为师会欣然接受。”
徐福皱眉道:“弟子以为杀伐与道德是相互矛盾的。”
徐福也在试探,因为今日与师父说话,师父话语似乎总有引导,仿佛是要与他告别一般。
“此事今日为师若不言明,今后难免会成为你的心障,徒儿切记,杀伐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杀伐不以私利,得善果便是道德,万事只见眼前,难免似盲人摸象,丢失全局而迷失心智。”
“师父说真正的修行在于入世,此番又如此叮嘱,难道是要我将来入世吗?”
徐福其实早有预感,只是不确定。
“弟子还未曾想过入世,师父嘱咐的这些,徒儿也未曾深思熟虑过。”
“你向往自由吗?”师父问。
徐福说:“向往。”
大概没有人不向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是因为有太多绳索锁着天下人了,徐福也是天下人之一。
鬼谷子或许算不上天下人之一,却也在这天下之中。
“自由是什么?”
“弟子觉得自由便是随心所欲,在山中弟子已经得到了。”
徐福不仅回答了他所认为的自由,而且回答了他认为自由的结果,这是想要在师父说出目的之前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此,或许可以在不好的结果到来之前能更加从容些。
“那是你还未见过真正的自由,你的人生不该如此虚度。”
既然徐福猜到,鬼谷子索性便不再遮掩什么了。
“弟子不明白。”
他不明白,为何师父竟隐隐是在逼迫,逼迫他离开。
“人生路漫漫,你自会有自己的路要走,早晚都会离开为师,为师自然也不会将你束缚在此,而你入世,也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如你的师兄们一般,你看他们游于世间争名逐利,其实也在修行,只是浮世繁华,切勿忘记初心。”
“既然弟子终究会离开师父,那弟子还有疑问已憋闷许久想问师父。”
“你且说来吧。”
“您认识徐婆婆吗?”
入山时徐福问过自己的身世,师父先前说不知,但在徐福现在看来,或许师父应该知道一些事,只是不愿意说出来。
之所以再问,是因为有些生气,但不敢真的生气,只能通过别的方式来表达出来,比如有人生气会摔东西,而他则是问了一个问题,是明知师父会不好回答的问题。
鬼谷子果换了脸色,他摇头反问说:“这很重要吗?”
徐福说:“算不得重要,但始终是心障,弟子无父无母,本无牵绊,婆婆去世前要我来此,言说师父知道弟子身世,所以弟子来了。”
鬼谷子叹气说:“你的身世想来她最明了,只是不愿告诉你,为师确是不知你的身世。”
“可是师父知道弟子会来,就像是在等着弟子一样。”
徐福这般说,便是要证明师父知道,证明师父在撒谎。
鬼谷子不恼,反而有些可怜他。
“是,为师知道你会来。”
“那师父还是不肯告诉我吗?”
鬼谷子叹息道:“你的根在齐国,也许齐国有你想要的答案。”
“茫茫齐国大地,何处寻找,我想听师父说实话。”
鬼谷子说:“该让你知道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徐福低头,果然,师父是知道的,可这种明显刻意的隐瞒到底是为了什么?
即便是自己再问,师父也不会再说,徐福不再问,本来也并非真的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