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信(2 / 2)
夜里,陈乔乔和张选在府衙后堂商议了一个多时辰,旁人也不知道二人到底商议的什么。
第二日,大批的官兵赶着马车从城门口陆陆续续的进来,看那车上袋子的重量应该是粮食无疑了。
“朝廷赈灾粮食已到,各位速速让路!”
“朝廷赈灾粮食已到,各位速速让路!”
打头的士兵敲着罗,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赈灾粮食已经到了。
雍州支援冀州粮食,药草二十车,已致冀州城外,速速派人接收。
允州支援冀州粮食,棉被十五车,已送到,速速派人接收。
冀州城不少百姓都听到了这声音,都站起身去看。
“当家的,是不是有粮食了?”
“有药草了,娘!您在坚持坚持,马上就有药了啊。”
“小宝,有吃的了,娘不会让你饿死的,娘的孩子。。”
灾民一片欢腾,府衙内,张选皱着眉看钱师爷和柳主薄计算着这次允州和雍州捐赠的东西!
除了这三个州,其它州府昨日也已经派人去了求援信,虽不知能否得到支援,可现在已经别无它法了。
昨日,陈乔乔又给了大家伙几个提示。
第一:人脉!冀州城这么多官员,不管是何职位,总有同窗有亲属在其它州府或者京城做官。关键时刻该用就要用,冀州城正是关键时刻,多一袋粮食,一斤药草,就能多活一人!
第二:发动学子帮忙到各处帮忙,一来可以缓解官府压力,二来这些学子将来都是要做官的,提前了解下民间疾苦,对他们未来当官是十分难得的经验。三来,不少学子的家里都是大富大贵之家,他们的儿子在前线帮忙,他们难免有恻隐之心。
第三:光宗耀祖!不管什么时候,人都图个脸面,凡是捐赠到一定数额的人,不管是何等身份,官府都要出人当面感谢,同时到其家乡大力表彰宣扬,给足面子!
红古县令看着眼前的纸笔,脸色涨红,他高守城本是嘉庆三年状元,因古板不知讨好上司才只得做了这红古县令,诸多同窗都已做了知州,知府,或者在京城任职,他从来没有和他们联络过。
如今,他久久难以落笔。闭上眼睛,又是那村子,屋子里躺着七八个老人,就那么 去了。。。
在睁开眼,去他妈的什么尊严吧!在人命面前,什么他妈的尊严有个屁用!只要能借到粮食,别说他的脸面,把他扒光了扔大街上他也认了!
同一时间,冀州各地有数十封信发往大康各地,每一封信都是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