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我是来送东西的(1 / 2)
虽然早就已经入了秋,但秋老虎的余威尤在。
尤其是在晌午前后,阳光明明不怎么炙烈,却总是感觉闷热难当,就好像憋了一身的汗水散发不出来似的。
“李公公,我这个钦差大臣不好干呀。”因为天气闷热的缘故,陈长生早已经褪下了厚厚的官服,仅仅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绸子大褂:“我擒了谷王送到了京城,又从京城领了万岁爷的差事来到长沙,这一来一往就耽误了很多时日,黄瓜菜都凉了……”
谷王造反不可能玩弄“单枪匹马”的把戏,他身边肯定聚集了很多很多的“乱臣贼子”,虽说朱棣曾经说过“只诛首恶不问胁从”的话语,并且通过圣旨的形式公之于众,但那只不过是不痛不痒的官样文章罢了。
陈长生的这个钦差大臣的使命,除了宣慰地方绥靖官民之外,就是要查出点什么来。
要不然,又何必专门让他千里迢迢的二次来到长沙呢?
陈长生曾经经历过谷王造反事件,甚至知道有好几个人就参与过谷王的谋反事件,只是找不到证据。
因为证据早就销毁了。
就比如说马宁远马指挥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想当初,就是这位马指挥带兵围困了布政使司衙门,要说他不是谷王的亲信,纯粹就是在睁眼说瞎话。
但这位马指挥已经“洗白”了。
自从陈长生“力拎谷王”之后,这位马指挥就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谷王已经完蛋了,马上就擒拿了顾长安献给了李芳,并且在事实上帮助李芳稳定了局面。
当时的李芳也是忌惮这位马指挥手下的兵马,不得不接受了他“弃暗投明”的举动,甚至不得不同意了让“顾长安去死”的举动……
于是乎,这位马指挥摇身一变,就从“乱臣贼子”变成了“平叛功臣”!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现如今,罪魁祸首谷王已经死了,顾长安也死了……在这段时间当中,马宁远马指挥充分利用“主场优势”,把该销毁的证据全部销毁,甚至还主动退出了一大堆“替罪羊”,又有“戴罪立功”的“良好表现”,基本上已经算是把自己给“洗白”了。
所以,陈长生和安北所……安别卫的那些人,也就只是查出了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
“……自朕御极以来,乾乾夕夕,呕尽心血,事事仁厚,唯不愿牵株,只诛首恶不问胁从,为此特谕!”这种话语出自朱棣的圣旨,而且是陈长生当众宣读的。
这一番话说的言辞恳切,其实也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
作为一个皇帝,朱棣虽然确实雄才大略,但要说宽厚仁和……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信。
谷王造反这么大的事情,只拿下了一个谷王就没事儿了?
但凡还有一点点的智商,都绝不可能这么乐观:这种事情肯定要秋后算账的,之所以故意这么说,只不过是为了稳住局面而已。
这一层意思,不管是陈长生还是李芳早就懂了,但却不得不“服从大局”,对“谷王事件做“冷处理”。
但是,“冷处理”绝对不是“不处理。”
以朱棣的性情,肯定会“秋后算账”,到时候就需要这些人的罪证了。
陈长生已经揣摩到了朱棣的这个意思,但却很难在事实上再找到那些人的罪证了。
“李公公,谷王府那边一直都是由马宁远马指挥的人在守着吧?”
“是的。”
因为李芳人手不足,不得不使用一些当地的官兵来看守谷王府,其实基本就是马指挥手下的那些兵。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谷王府中对于马指挥他们那些人不利的证据早就已经被销毁掉了。
“什么证据不证据的,我才不在乎呢。”陈长生嘻嘻的笑着:“谷王为了造反,肯定聚敛了不少钱财。那么多金银珠宝,让马宁远看守着,就好像让老猫看守咸鱼,他必然会上下其手,天知道他捞了多少油水。不行,我得去看看……”
堂堂的钦差大人,竟然不关心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对于谷王府的“金银财宝”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尤其还当着李芳的面直接说出来……
李芳又不傻,立刻就意识到了点什么:“陈指挥,你是不是已经想到了什么办法?”
“办法倒是想到了一个,不过也不晓得管用不管用,不过总要试一试才行。”陈长生嘿嘿的笑着:“我这个人,素来就爱钱,贪一点也不算什么吧?”
虽然还不知道陈长生到底要怎么做,但李芳已经知道陈长生准备拿谷王府的财物做文章了:“只要能办好万岁爷交代下来的事情,谷王府的金银珠宝随便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