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新的时代.(1 / 2)
“其实有了银子的好处,远远不止如此。”
苏策没有停,而是继续说道:
“一旦大明有了银子,不论是毛线纺织机,还是大棚的技术全部都可以推广。”
“当商业发展起来,带动百姓手里有了银子,相应的市面上的白银就会流通起来。”
“百姓也会有心思去想该如何改善生活,赚到更多的银子。”
朱厚照激动万分。
“对,对!”
“最好是让我们西山的工坊去推广,到时候赚的银子绝对不计其数!”
弘治皇帝直接瞪了他一眼。
都是一块共事的朋友。
你怎么就不能跟苏策一样,格局大点?
人家开口就是造福整个大明,你就想着能多捞点银子。
到底谁是太子?
一想到这个,弘治皇帝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银子让谁来赚并不重要,没了你们西山的人,难不成大明的百姓冬天就不吃东西,不穿毛衣了吗?”
“苏策,你继续说下去。”
弘治皇帝目光灼灼,等着下文。
苏策也不负众望,讲道:
“反应都是连锁的。”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项政令,便可让大明重新焕发生机。”
他看向朱厚照,沉吟片刻。
“其实最重要的,并非是朝廷能富起来。”
“而是能帮助大明之中商业发展走在正轨上,不至于长偏。”
叶淇纳闷了。
“长偏?”
“这......是什么意思?”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
商户们无非是低买高卖,赚个差价。
顶多就是经营不善,最终导致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这种事在一个人的身上,那是灭顶之灾。
但在整个大明的身上,在户部尚书来看实在是有些微不足道了。
苏策一直以为户部尚书会对这些清楚。
但转念一想。
之前商业一直处于被打压的状态,不是被朝廷打压,就是被百姓看不起。
甚至《大明律》和《御制大诰》之中,都有详细说明商人该穿什么衣服,乘坐什么马车。
一些列的规定,都让商人没什么机会出现在户部尚书的眼里。
不过,没注意到,或者是没有发生,不代表不会发生。
一旦大明的局势开始明朗,百姓手中有了银子,商业发展起来,很多问题都会自然而然的冒出来。
现在只是时间未到罢了。
但是苏策作为一个“过来人”,肯定不能见死不救。
“所谓长偏了,就是市场自身的滞后性。“
“滞后性?”
听见新词。
朱厚照立马竖起耳朵。
“对,没错。”
“例如今年粮食减产,市面上的粮食变少,粮价肯定就会升高。”
“而这时大家又看到了粮食的价格高,能赚钱,于是很多人都开始种粮食。”
“等到来年,粮食多了,反倒价格下降了。”
“所以说,这就是臣提到的滞后性。
“若是没有朝廷在其中调节,怕是很容易就激起民变。”
“天灾不可怕,但凡有口吃的就能活下去。”
“人祸则不同。说来就来,完全没有一点预兆。“
他随口说出来的几句话。
弘治皇帝已经完全被震惊了。
“想要改变当前的局面,就必须要下功夫,需要朝廷在其中推动调节。”
当市场这一只无形的手开始运作时,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其中。
苏策深知,金钱永不眠!
当初从开海开始,他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天!
无数的白银从海外飘向大明。
根据朝中的消息和朱厚照给他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