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人心(2 / 2)
明明都是一块谋事的好哥们。
怎么你主意就那么多?
弘治皇帝同样震惊。
那一句话引发了他的诸多联想。
作为皇帝,他要考虑的远远比臣子要更多。
对于一道新的政令,不仅要考虑当前产生的后果。
更要考虑十年,二十年,乃至对于后世的影响。
以工代赈的法子,恰如字面含义。
以俸禄的方式来换取赈济灾民。
但这个法子过于新颖,以前从未有人尝试过。
因此就连弘治皇帝一时间也被吸引住了。
苏策接着说道:
“这个法子,首先便是能让流民安定下来,让他们获得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救济受灾的百姓。“
“其次是可以修缮河道,重新恢复耕田,从长期来看,更是能保证未来的损失降低。”
“并且修建堤坝、栽植树木巩固河道、重新修缮房屋,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灾民正好可以填补其中的缺口。”
此言一出。
就连弘治皇帝都是愣住了。
流民从来都是大明最为头疼的问题。
灾民、流民只差一字,但其中却是天壤之别。
灾民只是暂时难以继续生存,被灾害所逼迫,等待官府救济。
只要粮食运到,有一口吃的,苟活下去,他们多半都能渐渐恢复过来。
然后日后和从前一样,从事耕种,继续生产。
可流民就不同了。
一旦离开了他们一辈子生存的地方,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动乱。
在这个时代。
百姓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离开所在的村庄。
一辈子种地,逢年过节赶集时才会到附近的集市上,采购一些必须的东西。
可以说,他们在的地方就是祖祖辈辈的根基。
离开了那里,就离开了祖业。
不仅相当于离开了原本的生活方式。
更是在心里放下了原本乡土人情对他们的约束,从而变成劫道作恶的刁民。
要是碰上个胆子大的。
还有可能揭竿起义,就地造反,反对王朝统治。
这才是皇帝最为担忧的事情。
闹大了之后,就需要无数人力物力,调集军队前去镇压。
正因如此。
流民才会被每一任统治者所忌惮。
但现在苏策却有法子安置灾民,稳定流民。
这法子,弘治皇帝怎能不吃惊?
此刻,苏策并未停下。
他接着说道:
“但是那些只是简单的现象和后果,最根本的好处还不算。”
弘治皇帝立刻侧目。
苏策所说“以工代赈”的上面两个好处就已经足够让他心动了。
但还不是最关键的好处?
那......
弘治皇帝目光灼灼。
“好!”
“朕明白你的意思,你继续说。”
苏策颔首,躬身谢礼,然后接着道:
“若是单单只有那几样的话,只能算是良策,算不得什么经世之言。”
“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在于......”
“......人心。“
他一停顿。
几乎是吸引了所有目光。
御书房中。
几位大臣都是紧紧盯着他,等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