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成长(1 / 2)
我妈絮絮叨叨的讲话,似乎要把我不在家的日子里的话一次性说完,而接受这些信息主要目标也不是我,而是陈澄。
我妈和陈澄真的合得来,在银川的时候,陈澄还教给我妈写纸条,委婉的告诉我爱爱要用安全套……
话说……那盒套好像还在银川的家里,不知道我啥时候能用到。我回头看了一眼俩人,她们坐在广场边上的商店门口乘凉。
陈澄一点也不嫌弃的陪着我妈坐在台阶上,她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一个人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而我妈时不时的向我投来目光,其中更多的成分是不好意思。转化成为另外的词语,叫做自卑……
我妈这贫苦的大半辈子,说是庸庸碌碌也好,是勤劳的蝼蚁也罢。她最大的骄傲就是我,供出名牌一个大学生,用这我们这里的话来说,相当于逆天改命。
但大学生铁饭碗的年代早就过去了,有个笑话讲,一砖头砸十个人,有八个人是大学生。
笑话归笑话,但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成为了继农民工断层后的新劳动力,说好听点属于开智的劳动人民。而在这一社会现象背后更搞笑的是,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大多数农民工努力培养的“未来”。
(截止2023年我国打工人的数量已经高达8亿人,比总人口的一半还要多。
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了万人,比2021年又增长了1.1%,其中外出农民工万人,增长0.1%,本地农民工万人,增长2.4%。
截至2021年,农民工平均年龄已达41.7岁,比上年提高0.3岁,41至50岁的农民工群体占比达24.5%。)
好在我的命运尚有幸运女神的眷顾,达到了我认为的小富小贵即安的程度。但这并没有改变我爸妈的农民思想。况且我妈选择这份工作,有很多的原因。
其实她也可以和我爸一起去工地,卖力气的活她又不是不能干,在我小时候家里还种地的时候,她干起那些苦力活能顶起半个天。
但真正让她不去的原因就是我爸接到的那些小活儿,半年、一年才能够拿到钱,这样的都算是好人了。那些干完活不给钱的人比比皆是,我也知道会有人说,既然都这样了,那就不要接去干活啊。
可能吗?
这不可能,明知道那个给活的人人品不咋地,但你要是不做,就只能闲着,一毛钱都没有。你去干了,就算可能拿不到钱,但也有可能挣到钱。
这就是现实的生活,不是风花雪月、诗情画意的国产狗血脑残剧。
但凡你不向前走,就只能等死。在你死了后,有千千万万和和你差不多的人,踩着你的尸体前进。
而我妈看上的,无非就是俩字,稳定。
这个词根深蒂固的扎根在她的脑海中,无论是我上学,还是毕业以后,她从来都是不停地说着这个词。
“只要你安稳一些,不要惹是生非,苦点累点,熬一熬就过去了。”
是啊,我是熬过来了,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熬到出人头地。
我斩断了那些令人窒息的亲戚关系,有了相爱的人,实现了人生理想,虽然和陈澄目前还有点问题,但我有自信可以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