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2)
范篱就想好了,说:这样,我如期的去参加考试,我一考完试我就把我在考场写的诗文马上默写出来,然后就请您马上找人帮我往外送,送到相关人员的手上。
那劳御史就说:行行行,那就这么办吧!
这事啊,商量是这么商量的,事呢也是这么办的。当然在这里边,藩篱肯定会说些感谢劳御史的话,什么不能让您白干啊、感谢之类的话!
结果呢,这诗文还真就往外送、往上传,效果呢还真不错,大伙看了范篱写的这东西觉得还挺有文采,特别是穆尚智,特意跑过来去调,调范篱的试卷,把范篱写的文章、诗文全拿过来,我多看几眼,看看他策论写得怎么样?
策论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议论文,有点像我们今天考公务员的申论,但这意思有点不一样。
穆尚智把范篱的策论翻出来一看,越看越入心,越看越得劲,这小子写得好啊!这策论写的很合我的心意!
所以穆尚智源于以前就对范篱有了印象,再一看这策论,就决定:我得把这小子捧上来。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想:在众多的莘莘学子之中,凭什么范篱就能脱颖而出,写的东西就能入穆尚智的眼,合穆尚智的心?
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劳御史从中指点,知道穆尚智在朝廷里边的尴尬地位,所以特意让范篱写了这篇入穆尚智眼,合穆尚智心的策论!
穆尚智在朝廷里边是个什么样的地位?范篱怎么就能一写就中呢?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
那咱就来掰扯掰扯,这诗文好比于艺术,艺术这东西是非常个人化的,就比如说画,你觉得这幅画好,他未必就觉得好,这跟成长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及审美观有关,所以这都是对个人有极强的针对性的!
这劳御史就特别给力,把穆尚智研究的比较透,在给范篱出主意的时候,就说了你到时要这么这么来写。
那这穆尚智是怎么回事呢?这人在朝廷里边的大臣里头,才华非常一般,朝廷里边不喜欢他的人有的是,也包括皇上。
据说当年皇上有一次就当着所有大臣的面非常委婉的责问穆尚智说:你在位多年,你就怎么没干点大事呢!
那意思就是没表扬你,问你行不行?是不是个人才?能不能办事?要不你就下去,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那你说人家穆尚智不想办几件大事出来,让皇上、让同僚们看看吗?向皇上证明我行,皇上你看我老牛了。谁不想呢?
关键是穆尚智没那能力、肚子里没那能水,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楞挺着说:自古贤臣,不标新立异,不求功成名就,只求尽忠职守、君王省心,百姓安宁!
这话皇上听完之后可能心里得劲,可是对穆尚智来说除了回答这个还能说啥呀!谁不想建功立业?谁不想成为顶级大官,可是自己几分几两自己还不清楚吗?
所以范篱在写策论的时候,摆明了就是奔着穆尚智的心态去写的,就写他心坎上了。
于是就有了穆尚智一看范篱策论的时候,就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莫名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