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双桥老太太(1 / 2)
社会救济院里,收容的都是残疾军人、军烈属,还有无依无靠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残疾小孩。
“方公子”住的是一间很大的屋子。这个屋里,一共住着十一名残疾人。在寒冷的寒冬腊月里,屋里生了两个炉子,以供取暖。
这个屋里能走能行动的只有两人,一个是一位七十八岁的老头儿,他的耳朵半聋,主要帮助大家生火炉、打饭、送收尿布。
另一个是一个弱智的“傻孩子”,也能够帮助不能行动的人做些事情。屋里其他不能动的病人,基本就靠这一老一少两人照顾。
“方公子”来到这里以后,孑然一身,什么也没有。救济院给他发了一个被子、一床褥子,还发了一套黑布的棉衣棉裤。
他没有衬衣,也没有衬裤,就空着心儿穿上了棉衣棉裤。同屋的人看见新来一个病友,都很热情,帮着招呼,帮着介绍情况。
名为救济院,福利当然是好不到哪里去了。现在整个社会生产比较低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相当艰难的,更不要说社会救济院中受“救济”的残疾病人了。
在救济院里,病人每人每月要付二十一元的生活费,这笔费用基本由有关部门垫付。
就现在来说可是真不算少,其中八元是伙食费,其余13元为医疗,服装,取暖等费用。
早、晚饭吃粗粮咸菜,中午吃一顿细粮,过节才有肉吃。病人们交出自己的粮食定量,也就是每月的粮票,但吃饭不限量。
整个院内房屋陈旧,卫生条件就更差了。按“方公子”的情况,截瘫部位这么高,没有地方借力,连自己翻身都不容易。在三0一医院时,病床上有一个吊环,可以拉着自己活动。
可在这里,根本不可能有这些条件,翻身、吃饭、大小便,都十分困难,只两三天的时间,他就一不小心,把大腿给磨破了一块。
如果是个没病的人,破一点皮算不了什么,但一个截瘫病人,胸部以下的肢体整个有萎缩趋势,即便是破了一小块儿皮肤,也很不容易长好。
从三0一医院被遣送至此,生活艰难如此,他的心,已不是凄凉二字可以形容的了。只有一点令他略感安慰,就是这里的病友对他都很好。也难怪,“同是天涯沦落人”嘛。
2月6日,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春节。春节,过年,本该是团圆喜庆的日子。可对于不幸的人来说,别的人家人团聚、欢度佳节的日子,也正是他们最为伤怀、最为孤寂的时候。
大年三十儿,一大早,陈向东就“驾着七彩祥云”来了“救济院”!至于他为什么还要等上这两三天?
其一是在寻找骨科大牛,好给“方公子”治伤;其二是让“方公子”体会一下世态炎凉。;其三是因为“救济院”里的领导,也需要他“疏通安排”。
要说陈向东请来的这位大夫,可不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如今她家住京东八里桥西南双桥村三间房。她婆家姓王,娘家姓罗,本名罗颖。河南省归德府夏邑县罗楼村人。九州正骨名医,系罗氏中医药家族的第五代传人。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生人,今年66岁。而且因为积德行善,高寿至105岁,一直活到08年京城开完奥运会。
老太太因为是一双“小脚”,所以轻易是不出诊太远的地方的!
陈向东也是捐了一批药材,搭上好话说尽,才用轧钢厂借来的汽车把她和她的助手也是她的侄女,接来清河进行这次“义诊”的!
陈向东随车还带来了两头野猪和几十只野兔。
这些野物,都是陈向东在“丑国”和“枫叶国”抓的,那里有的是这东西,都特么泛滥成灾了!
你见过白茫茫一片比羊群还大的兔群吗?可让陈向东开了眼了!只需要晚上在水源边上等着,然后用渔网一撒,最少就是几十只野兔到手。
野猪费点儿劲儿!还得用“英七七”点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