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公子季札(1 / 2)
工赐与唐婉等人,不由望向了阴云密布的东方,那是姑苏城的方向。
工赐隐隐觉着,姑苏城上方的乌云中,隐藏着一名巨人。
此人盘坐于云端,身周云雾缭绕,背靠东方,目光正俯视着大地。
其右手食指与无名指间夹着一枚棋子,正待落下,却是将落不落,引而不发…
忽然东方一阵风迎面吹来,工赐瞬间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连忙使劲摇了摇头,拼尽全力深呼吸了几口气后,心头的压抑之感才稍缓。
。。
马上要开启新副本了,临时插播一下吴越。
商代末年,周国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亶父喜欢季历,但是按照制度,必须传位于嫡长子。
泰伯、仲雍为尊重父意,避让君位而到当时古越人聚居的江东,并随乡入俗。
当时的江东人有个习俗,就是喜欢边跑边呼喊,泰伯造了一个“吴”字代表他们。泰伯被拥立为君长,国号为“勾吴”。
姑苏城的来历说法有很多,有说原先吴都在无锡的,后来是伍子胥建了姑苏城,吴王阖闾才迁都的。也有说是:
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方士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江东册封给胥。从此,江东便有了“姑胥”之称,后改名为“姑苏”。
这说法听着是有些错乱:舜禹夏。
实则是有可能的:大禹大约在公元前2089年出生,前1982年去世,约活108岁。
舜去世时禹已代为执政37年,禹为舜守孝三年,到壬子年为大禹元年(公元前1989年),在位八年去世。
夏朝普遍以公元前2070年开始算,也就是大禹19年,那时舜王还没过世。
个人倾向于是胥始建,伍子胥来到吴国后扩建,改造。
越国则更早:大禹葬于会稽山,夏启外的另一支子嗣留下守墓,负责祭祀,于是就有了越国,国都会稽在今绍兴一带。
只不过从越王允常起,方有文字记载遗留。
但越国的文化底蕴,比大禹更加久远。
在大禹出生前的千多年,约公元前3500年,便有了良渚文化所建造的“高低两大水坝”遗留至今。
也就是说,大禹不是首个到此治水的。
。。。
言归正传,工赐最终还是决定要回申邑,姑苏城的水是深,但是现在城门不是闭了吗?
直接绕路回申邑,不进姑苏城不就得了?
主要还是如今,工赐的手头有钱又有了点兵,不再那么胆小了。
夫概给一行人准备好了舟船后,出言挽留道:“申侯,我派人传信给王兄,可信使始终都如石沉大海般,没有丝毫回音。
这次恐怕不仅仅姑苏城内这么简单,君若坚持,此去申邑,还望多多保重。”
工赐点点头:“我也一样,传信给孙先生都有没任何回音,这昭关又被你给断了,放心不下,才要赶回申邑的。”
申邑,花费了工赐太多心血了,乃是他目前唯一的根据地,他可不想白白弃了这来之不易的立足之地。
工赐毅然决然,一行人登上舟船,过了昭关水门,一路火花带闪电,沿着长江就往申邑赶。
因为要绕过姑苏,就不走运河途径太湖这一带过了。
沿着弯弯曲曲的长江,顺流而下,过了延陵,便是申邑。
彼时的申邑,小得可怜,工赐受封之前,还只有千户人家,纯粹就是一个小渔村的体量。
如今工赐手底下人多了,申邑也逐渐热闹了起来,那些荒地也都在进行着大开发,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途径延陵时,工赐忽然想起初入伍时,那兵长便是延陵的士族。
延陵与申邑,皆在长江南面,延陵在申邑的上游,此时的延陵也是临海的。
因为此时的申邑,还很小很小,没霸占整个入海口。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汉书·地理志上·会稽郡条》载:“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莽曰毗坛。”师古曰:“旧延陵,汉改之。”《后汉书·郡国志四·吴郡条》载:“毗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注引《越绝书》曰:“县南城,古淹地。
同样是城邑,延陵的规模与历史可比申邑大得多,也长得多了。
古时候,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延陵与申邑,也可称之为江阴之地。
延陵又地处姑苏山之北,长江之南,又可谓是阴上加阴。阴阴!
唐婉上到甲板,来到工赐身边,柔声道:“申侯,在想什么呢?”
工赐偏头望了她一眼,指着南岸道:“这片地方叫延陵,过了延陵便是申邑了。
到了此地,忽然想起了之前的一位战友,乃是我初入伍时的兵长。
那时我申邑人少,我才是一名副千户,便是在这兵长手下任职。
我们当时都在孙帅麾下,都是新兵,他比我稍早一点点。那位兵长,便是这延陵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