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以石为玺 苦练篆刻(2 / 2)
纸上得来终觉浅,接连的失败黄宗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篆刻刀在五指上旋舞与在山石上篆刻完全是两回事:
篆刻刀在五指上旋舞时,出刀、发力、收刀,只要按着玉简中的刀谱,依瓢画葫芦般的施展就行,对力道的控制要求不高!就算是不停的练习,接连施展三天三夜,黄宗也不会有劳累的感觉!
而在山石上篆刻则不一样,单是控制按刀入石的深浅、力度、走向等,他练习了一整天,才堪堪能达到刀谱的基本要求!由于一整天都要力贯右臂,保持右手的平、稳、定,发刀、收刀,一整天下来,以黄宗灵、肉双重化气境第一重的修为,光是练习埋刀法按刀入石,〈中国篆刻刀经〉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入门手法,竟然消耗掉他全身三分之二的力气,他觉得整条右手竟然酸麻涨痛!竟与他七岁时,刚刚开始扎马步,熬炼筋骨时浑身疼痛一样…
在恢复力气的同时,黄宗不禁思考:“刚刚在练习篆刻刀入石的得与失!刚才以埋刀法按刀入石,能达到刀谱要求的都是石质均匀、结实的石头。而那些石质忽硬忽软或有隙缝的石头,全部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呢?”
“是了,是因为我不能提前知道石质的变化,不能以增、减力道和速度,来应对山石的变化而变化!但篆刻刀又没长眼睛,看不到石质的变化。那我要怎么样才能提前知道石质的变化呢?眼睛…看…篆刻刀看不到石质的变化,那我的神识呢?如果将神识附在篆刻刀上,能不能提前“看”到石质的变化?”
气力甫一恢复,黄宗便迫不及待的将神识附在篆刻刀之上。篆刻刀甫一入石,剧痛、沉重、沉闷等感觉瞬间袭入他的脑中,神识瞬间退出篆刻刀!失败…
神识乃是虚无之物,轻易不会受创。但如果受创之后,不但痛苦异常,想要恢复也是困难无比!不知说黄宗是艺高人胆大,还是无知就无畏,他转运〈依然故我经〉消除神识中的不适后,将神识再次附在篆刻刀刀锋上,篆刻刀入石,神识依旧剧痛、沉闷、沉重,但他有了心理准备,勉强能忍受。
等黄宗适应了这种如以头撞墙、如万钧压身的压迫感后,山石中的各种情况清晰的出现在他的脑中,有如掌上观纹…
接连三次以埋刀法按刀入石,三次成功,黄宗大受鼓舞,霎时运刀如风,石屑坠落如雨…
埋刀法、涩刀…补刀法,埋刀法、涩刀法…补刀法,一法接一法,半式连半招,无尽的往复循环,黄宗如坠入了魔障,日以夜继的练刀,神竭力疲之后,吃半棵芝草、喝一口醴水,立刻神满力足,练刀不止…
修炼无日月,六个月的时间一闪而过。
黄宗找了一块约一丈大小的山石,篆刻刀在他指间倏现,“埋刀法”“涩刀法”“轻刀法”“舞刀法”“飞刀法”“迟刀法”………“双入刀法”“单入刀法”“补刀法”
“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刀经〉十五法一气呵成,当黄宗收刀立定时,那块约一丈大小的山石变成了一方巧夺天工的玺章,上面刻着“中国篆刻”四个浩然磅礴的大字!
连续六个月疯魔般的练习,黄宗不止刀法大进,他的神识更是进境神速,六个月的时间,竟然连破三级,已是神识化气境第四重,也不知是因为他的底子厚,还是因为在这六个月的时间内,他的神识不断耗尽、恢复、耗尽、恢复…耗尽、恢复…如此循环往复,得到了锻炼。
经过六个月日以续夜的篆刻山石,黄宗自觉再继续篆刻山石,对练习〈中国篆刻刀经〉基础十五法也无什么帮助!正当他不知用什么来练习〈中国篆刻刀经〉基础十五法时,刚好一阵山风吹过,吹得他头顶的树叶沙沙作响时,他的眼睛不由一亮:
轻薄的树叶与厚重的山石是两个极端,岂不是最好的练习材料?
想到就动,埋刀法按刀入叶,树叶一触即破,黄宗不由眉头一皱。他以山石练习〈中国篆刻刀经〉,练至第五个月时,神识就不再附在篆刻刀上。无论山石是何种材质,在篆刻刀触碰到山石的瞬间,他都会清晰明了!手中自会自然而然的使出相应的力道,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本能!
没想到这种本能在树叶面前无效了,对此,黄宗不怒反喜,心中那股疯魔劲又升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