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试乘曲速飞船(2 / 2)
首先四处观望一下,飞船的内部完好无损,那么声音就是外界发出来的,可能是撞上什么坚硬的物体了。
曲速飞船已经停了下来,没有像大海试验那样看到周围的海天一色,而是看到周围灰蒙蒙的一片。等待灰尘散去后,他才发现飞船撞击在了一座荒山上面,强大的冲击力直接把山体撞出了一个大坑,周围的树木呈放射状向外倒伏着,可想而知当时的冲击力究竟有多大。
“哎呦,飞得太低了”,现在的速度太快了,遇到障碍物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反应就直接撞上了,也是亏得蔡有云经得起碰撞,要不然这样的速度一撞击i,后果不堪设想。
撞击后的飞船也没有变形,很好地诠释了蔡有云配置的特制材料的抗压能力。
“看来以后前往目的地时候不能以直线的路线前进了,不管再高的悬浮高度,都有可能碰撞到高山上,珠穆朗玛峰有八千多米高呢,保不住那天就撞上珠穆朗玛峰了”。
“可是在万米高空上航行的话,很可能又会碰上大多数的民航飞机,他们可没有自己制造的飞船这么能抗撞,一经碰上就会机毁人亡”。
经过系统的计算,发现直线往上飞行才是最安全的路线。
首先是垂直向上飞行,提前通过卫星探测上空是否存在飞行物,然后启动飞船,下一秒直接飞出地球的大气层,达到三千公里外的外太空,然后根据卫星定位,再斜向下到达目的地,在下降的过程中同样通过卫星监测经过路线的几秒钟能有没有飞行器的存在。
即使非洲距离实验室有一万公里远,但是也只需要五秒钟就能到达。
如果上次美洲之行已经研制出这样的飞行器的话,根本不需要使用潜艇来逃离,直接一秒升空,他们绝对是追不上自己的。
同样收集暗物质材料的飞行器使用新的曲速引擎的话,前往150万公里外的拉格朗日点的话,只需要500秒。
500秒,不超过10分钟,也就是上个厕所的时间就能到达目的地。
曾经看到地月之间的飞船残骸也能很快到达,因为月球的距离不过38万公里,来回一次不过五分钟。
只是飞船的残骸只是昙花一现,自从上次看见后,它的运行轨迹再一次失踪,似乎在不同维度的空间中跳跃,蔡有云一直找不到它的踪影。
得益于暗物质核聚变和曲速引擎技术的突破,蔡有云发现很多以前不敢想的科学技术都可以随手可及。尤其在太空航行上更加方便了,原本下一次他还打算预约商业火箭继续发射天幕收集暗物质的,现在他可以直接驾驶飞船上去自个儿挂上天幕了。
飞船实验后的数据开始反馈给链条系统继续完善,暗物质核聚变的能量非常巨大,从拉格朗日点来回一次只消耗了相当于大概一公斤左右的暗物质重氘燃料。
按照这样来算的话,蔡有云目前在地球上基本实现了飞行自由,甚至飞船携带足够的燃料的话,前往太阳也能实现一日到达的神话。到达火星的话,大概在最近时候有5500万公里,这样只需要300分钟就能到达,大概是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