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送礼长队(1 / 2)
贺宣听出林大人语气里的酸味,不过仪制清吏司,属于清水部门,想让人给他送上千两的丝绸,怕是不可能。
林大人也是情绪上头,反应过来,言语之间就开始挽回自己的形象。
“按我的经验看啊,但凡不知道上官的喜好,送银票准没错。”
贺宣点头深以为然。
像自己这种官场小白,送银票是最保险的方法。
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贺宣准备的两样干果没送出去,让酒楼打包了一个酱肘子,给林大人带回家。
“这怎么好意思!”林大人推辞道。
“小生难得遇上林大人,这是给贵公子准备的,还望不要嫌弃。”
贺宣记得林大人说他儿子爱吃,活学活用,送礼要送到人家心坎上。
回到家中,贺宣让杨李氏和小巧她们赶工做几条毛裤。
打算拿来送谢家,其他人都可以送银钱,谢家倒是要费些心思,毕竟三哥帮了自己很多。
一人一条毛裤,可以穿在里面保暖,再送两坛子琥珀酒,除了这个也没其他能拿的出手的。
琢磨了一日,结合老杨打听来的情报,贺宣要送礼的人有,安国公府,吴大人,林大人,还有吏部右侍郎。
为啥送吏部右侍郎呢?
因为吏部尚书年纪大了,等自己补缺,估计这位尚书已经致仕,左侍郎就是有个名头,很少管吏部的事情。
先拜拜码头,等自己补缺了,具体分到哪个衙门,再给上司送礼。
贺宣这个虚职属于武勋,可以分配到五城兵马司,也可以去兵部刑部,甚至外放卫所都指挥使司也可能。
未来不确定性太大了。
腊月二十八,贺宣带着三人进城,这回是专门送礼的,帖子自己都写好,附在信封里,里面装了银票。
至于送去国公府的,就是专门的贺礼,贺宣亲自送去。
时间不早不晚,贺宣看到去安国公府送礼的马车排了长队,延伸到外面。
这哪里吃得消等,怕是下午才能轮到自己吧。
小竹去前面探消息,原来排队的这些人都是有事相求,要是不见人,直接把礼物送到门口,留下帖子,自有小厮处理。
贺宣本来想等三哥下值,跟他说说游戏的事情,遇到这场面,还是有空再来吧。
直接去京式鞋靴店,看看自己定制的靴子好了没有,要是再不好,就只能年后来拿了。
大半个月过去,鞋靴店生意还是很好,大概年前大伙都愿意花钱,哪怕知道来不及做,也想碰碰运气,万一过年能穿上新鞋呢!
店里掌柜的一家,都在忙着制鞋,贺宣去的时候,小伙计看了凭证,把做好的两双靴子拿出来。
“这位公子,您来的真巧,靴子已经做好了,您要试试吗?”
小伙计是个健谈的,把制鞋匠赶工了个把月的事情说出来,等过年铺子里才能放五日假。
贺宣先试了试靴子,自己穿的袜子是毛线织的,一脚套进去,里面是厚厚的毛,踩上去软软的,大小合适。
两双靴子包好,贺宣就不准备逛了,直接去约好的地方等老杨他们。
主要是街道上实在太挤了,大家都在买年货,牛车很难走。
离开人群,小竹把牛栓上,站在背风处,双手揣兜,跟贺宣说着话。
于五郎最先回来,他去给吴大人和林大人送礼了,内城外城都走了一圈,老杨还没好。
“公子,吴大人回了一本诗集,林大人家回了一个荷包。”于五郎把两样东西给公子过一眼。
贺宣拿起诗集翻了翻,“怎么说的?”
“吴大人家的管事说,这本诗集是大人最喜欢的,上面有吴大人批注,林家人没说什么。”
贺宣看了看,诗集挺薄的,荷包的材料倒是不错,回去给杨管事收起来。
老杨足等到午时,才看到人。
“公子,我回来晚了,吏部侍郎府门口排了长队。”
气都没喘匀,老杨忙说原因。
贺宣点头道,“都是送礼的,队伍都排到路边上了。”
“是啊,公子你也遇上了?”
“国公府门口也排着队,要不是公子让我前去打听消息,我们且排着呢!”
小竹把东西放好,笑着跟老杨逗趣。
三人说起这些排了长队送礼的官员,要是有人送了吃食,等清理出来,怕不是东西都坏了。
老杨反驳道,“哪里会,这都是有专人登记入册的,再说了,这种人家,府里奴婢都有几十上百人,一两日就清理出来了。”
大家当做玩笑说说也就罢了。
年前送礼的事情贺宣以为就此告一段落,没想到二十九这日,收到了谢家人的回礼,还有归德侯府的。
贺宣一时蒙圈,自己跟归德侯府有交集吗?
才想起来,纪盛贤不就是归德侯府长房嫡子。
不过自己没有给人家送礼,是不是要补一份才行。
老杨接待了送礼的小厮,给人家一封铜子做赏钱,毕竟辛苦跑了一趟,也不容易。
当日下午,急匆匆去城里,送了两坛子琥珀酒,就当是归德侯府的年礼了。
毛裤啥的,就没有了,现织也来不及,反正纪盛贤有毛线,手里人会织,想要多少没有。
贺宣只是一时偷懒,没想到还有后续。
织坊已经放假了,剩下这点子毛线,做不做问题不大,东跨院的屋子都清理出来,把前院的工具放进去。
腊月最后几日,温度有些低,早上起来可以看到低洼处的冰块,要等到太阳升起才会慢慢化开。
若是背阴处的水坑,就一直冰着。
外出的人变少许多,没有厚实衣裳取暖,身体容易失温,手指脚趾耳朵一旦冻伤,可能没有感觉就坏死了。
庄子里的肉菜都够吃,节省些力气,窝在家中休息。
白日里,干完自己的活,前院有间屋子,会一直烧着火炕,供下人休息,小竹他们聚在一起教贺青小秋拨算盘,记账。
女眷们都在西跨院的厨房里,这里时时烧着水,比外边暖和,小兰她们忙着准备过年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