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雏鸟回巢(2 / 2)
顾川泽点头答应,坐着驴车离开,这辆车贺宣包了一日,送完顾川泽,就可以回去了。
这件事情办好,贺宣回屋休息,小竹和有粮去码头打听明日去乐陵郡的船只。
府城去往下辖县城的船只就多了,小竹找了还算大些的船只,订下三个位置,私人的小船不够安全,要是风浪大些,说不定就翻了。
八月二十天不亮,三人就起床出发,到达码头时才日出,贺宣刚醒,没啥胃口,船家也要等客人,人齐了再出发。
有粮就去买些早饭,想着公子喜欢喝汤汤水水的,有粮特意带了碗豆花回来,押了两文钱,要是把碗勺送回去,这钱还能退回来。
感受到有粮哥的好意,贺宣把一碗豆花都喝完,还配了个油饼,吃的饱饱的,等开船。
有粮不怕累,还把碗送回去,收回了押金,这时船上已经坐了大半人,小竹护着行李,两个大箱子,还有包裹这些。
直到有粮回来,才算放松些,一左一右围着贺宣坐,把包裹都放在中间。
船家算着时间,在码头上催促船客快些,不然就来不及了,吵吵嚷嚷的,还有人抱怨来得晚,连个位置都没有,只能挤在甲板上。
终于等到开船,贺宣很幸运自己坐在中间,有个路过的大爷,一身的汗酸味,不知道几日没沐浴了,走过这一片大伙都要躲着的程度,屏住呼吸,不敢多闻,怕浪费有粮辛苦跑了两趟买的豆花。
开船后,船只行进搅动河水,带来丝丝凉风,还算好受些,加上自己这边小竹有粮身板都不差,身边的人都不往中间挤,贺宣把包裹枕在脑后,还能睡个回笼觉。
醒来就是中午,三人轮流去边缘嘘嘘,木板围着,只要对面没有船只,就看不清,贺宣速战速决,洗了个手,吃午饭。
午饭就是干粮,很普通的饼子,配着水,直接吃,小竹给贺宣留了点下饭菜,就是从通州买的酱茄,吃了半个月,还剩最后一点,罐子已经洗干净放到箱子里,不然碰撞了容易碎。
饼子夹着酱茄,就是一顿简单的午饭,贺宣觉得自己已经不喜欢这个茄子,哪怕再好吃,也禁不住吃上半个月。
下午,船只到了乐陵郡,贺宣对这里还算是熟悉,明日就能到家了,要是再赶一赶,今晚也能到,不过走夜路还是算了吧。
在乐陵郡城门附近找了家客栈,方便明日一早就包车回去。
从马车——官船——商船——驴车,折腾了十七日,贺宣快到安德县了,算算日子,都八月二十二,村里快要秋收了。
驴车一路颠簸,贺宣三人坐坐走走,屁股和脚总要有一个遭罪的,路上还有灰尘,只要前面有车,后面的人就得吃土,鼻孔里都能挖出泥的程度。
三人一路到了安德县,直接去脚店找于五郎,走了两个月了,不知道大家最近如何,铺子里生意还好吗?
一路紧赶慢赶,平日这个时候,看店的人差不多要回村了,驴车驶入荷花巷,三人脚步都加快了,脚店大门还没有关。
有粮三两步跑进去,看到于五郎正在柜台拨算盘,余婶和于大嫂洗洗涮涮,把后厨的锅碗过两遍水。
听到脚步声,于大嫂头也不抬的说,“客观,我们打烊了,明日…”后面的话一下子刹住。
余婶奇怪边上的人怎么停了,抬起头一看,有粮正站在门口,逆着光,有些恍惚,是不是自己想儿子产生错觉了。
有粮咧着个大嘴,高兴的喊,“母亲,我们回来了!”
余婶这才从后厨站起来,往门口迎去,嘴上数落着,“你个傻孩子,怎么把公子挡在后头了,赶紧进来。”
有粮进去之后,贺宣和小竹也到了门口,小竹指挥着车夫一起把箱子卸下来。
于五郎和于大嫂一起出来帮忙,搬箱子的搬箱子,拿包裹的拿包裹,叙话了一番,赶着回村,匆匆把脚店关了。
在官道上边走边说,有粮讲述着京城之旅的新鲜事物,尤其是胡货铺子西洋铺子涨了多少见识,小竹在一旁补充。
贺宣的变化是最大的,换了身衣裳,戴着大帽,就像是大户人家的公子,余婶刚见面还有些陌生。
直到贺宣问起家里的情况,牲口棚中的马驴羊都关心了一遍,余婶说着说着,觉得公子虽然样子有些变化,但还是原来的公子。
絮絮叨叨着贺宣离开后的事情,因为贺宣走得急,离开后几日,封官的事情才传开,附近的村子,乃至城里不少人来打听这件事情的缘由。
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平静下来,“公子,你回来了,肯定有不少人要来拜访,那几日族长光是拜帖都收了不少呢!”
贺宣也可以理解,余婶把三人离开的事情讲了不少,说着说着就支支吾吾了,贺宣奇怪地看着余婶。
“等回家,让有粮他爹跟你说。”余婶觉得梁虎这家子人有些势利,但也不好在公子面前说长辈坏话,毕竟自己只是个下人。
这时驴车已经到了三里村,村中上了年纪的大爷做完地里的农活,正在菜地里开垦,趁着太阳落山前把这点子地方收拾出来。
盘溪水流平缓处,几个妇人忙碌的清洗着蔬菜抹布,准备做晚饭。
回到呆了四年的村落,贺宣确实有种雏鸟回巢的感觉,不知不觉对这个小村子产生了许多感情。
扛着锄头的大爷看清贺宣后,停在路边跟大家打招呼,“贺四郎今日是刚回来吧?嚯,这一车箱子,是从京城带回来的好东西,啥时候让我们开开眼界。”
贺宣下车,跟李大爷问好,“今日刚到的村里,连家都还没回,大爷有空了,来家里坐坐。”
这是句客套话,村里老人都闲不住,只要没躺在床上,就去地里干活,要不就在村里转转,哪怕捡捡柴火,牛粪,也是项活计。
贺宣自从被圣旨封官,成为村里话题度最高的人物,李大爷以往没啥交集,这次主动打招呼,贺宣顺着说了两句,给李大爷一些面子,村里人就觉得贺宣质朴,不会封官了就瞧不起一个村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