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一年后(2 / 2)
洗完手,接了一点水,进屋,让顾川泽把肩膀漏出来,双手抹点水,这样掐起来,不会干疼。
顾川泽确实中暑了,掐了三四下,肩膀有些紫,贺宣安慰道,“你忍忍,把脏东西都掐出来,就好了。”
贺宣一用力,顾川泽就想躲,硬生生忍着,从后面看,咬紧了牙根在忍。
把两个肩膀都掐的青紫,顾川泽额头出了汗,脸色红润多了,不知道是好了还是掐疼的。
顾川泽穿好衣裳,贺宣出去洗了个手,再次去厨房找仆妇要了杯盐水回来。
“你喝点盐水,会好一些。”贺宣把水递过去,顾川泽是个典型的书生,有才华,身体不是很健壮,不过年纪比贺宣大上一些,要是扶着他回家,自己这身板都会被压矮了吧。
喝了水,休息一会儿后,顾川泽恢复了力气,贺宣把两人的东西都带上,出了学馆。
顾川泽的脚步还有些虚浮,走了两条街,喘气声粗了些。
贺宣体谅人家身体不舒服,放慢了脚步,到自家铺子,想起顾川泽午饭都没吃,肯定饿了,说道。
“我有些饿了,我请你吃饭吧。”说完就拉着人家的胳膊往店里走。
顾川泽想拒绝,再过一会儿就到家了,可以回家吃,却被贺宣拉进屋。
贺宣让小竹上两份清淡些的米粉,坐在位子上,把自己的囊箧给小竹收起来。
“贺宣,我那份还是退了吧,我在走几步就到了,你自己吃就行,我先回去了。”顾川泽想拿过自己的东西,被贺宣制止。
贺宣指了指后厨,“已经下锅,不能退了,大不了你以后有空指点下我的文章,当做回报,夫子讲的太快,我不是很明白。”
余婶很快把两份米粉端上来,贺宣这份加了点茱萸油,顾川泽的就清淡些,只有猪肉鸡子和小菜。
米粉香味传来,中午就没吃饭的肚子终于感觉到饥饿,看着贺宣埋头吃了起来,不好辜负师弟的好意,顾川泽在心里暗暗想着以后给师弟讲解作为回报。
吃完饭,顾川泽力气基本恢复了,贺宣还是坚持送他回去,在大街转了两个弯,在一条小巷口站住,顾川泽说,“我到了。”礼节上应该要请贺宣去家里坐坐,可是家中狭小,实在不方便。
贺宣看着这条小巷的位置和环境,就知道顾川泽家境可能不是很好,他穿的衣着可以看出一二,不过面上没有表现出来,“那你快回去吧,注意休息,我也要回村里了。”
说完转身就离开了。
这件事的后续,是顾川泽在学业上好几次帮助了贺宣,夫子的教学和同窗的帮助是不一样的,比如那日布置的课业,顾川泽的理解就比贺宣更上一层。
贺宣的文章主旨是谦逊,要多看他人的长处,但顾川泽的文章就比自己更上一层,挖掘了孔子为何要问子贡这句话的深意,孔子作为夫子,怎么会不知道颜渊和子贡谁超过谁,而是希望子贡能够自省。
顾川泽的文章抓住这个中心,层层递进,虽然没有引用典故,但是文笔老练,反复对照,发人深思。
贺宣对比两人的文章,如果顾川泽的文章是可以考中童生的,那自己确实还差的很远。
两人交好后,顾川泽经常指点贺宣,如何立意,文章能写的高大上,让阅卷官喜欢,贺宣投桃报李,把自己买的书籍和谢端寄来的笔记借给顾川泽。
一年后,两人都报名参加了县试,顾川泽是有把握,打算一举考县试府试,到了这个年纪,要是科举无名,就要承担家中事务,不能让母亲继续受累了。
贺宣则是试试水,去年参加县试的三个师兄,中了一个童生,两个落榜,落榜的邱远彬回学馆读书,另外一个回家了。
中了童生的师兄也从学馆结业,后面回来看过周夫子两回。
上舍只有四人,慢慢的熟悉起来,屋里的氛围也好了不少,邱远彬没考好,伤心了好一阵,慢慢振作起来。今年学馆要考童生的还是三人。
罗康华觉得自己的水平还不够,参加县试也是浪费银钱,打算明年在考。
永安十五年二月底,谢端在京城收到贺宣的信,说是要去参加考试,谢端算算时间,等自己回信,估计小四科考都结束了。
本以为盘溪村的藕碳冶铁能给贺宣请个功劳,没想到鞑靼联合鲜卑侵犯边关,要不是大齐冶铁技术进步,兵器锋利,去年就打了败仗。
谢端的父亲安国公在辽阳府跟鞑靼多次开战,鲜卑人仗着骑兵扰乱边境的村庄,劫掠百姓,战况一度危急,去年把谢端的大兄谢奕也派去辽阳,谢端只能在京城守着母亲,照顾侄儿。
尤其是永安十四年秋,边关传来消息说是主帅重伤,无法出战,朝中议论纷纷,安国公府两个顶梁柱都在辽阳,贞平长公主在外装作无事,回家还要安抚世子妃,稳定人心。
还好没几天,大兄的信到了,家里才知道是诱敌之计,安国公斩杀鞑靼大将阿罗出,鞑靼大首领俺答汗上书和谈,辽阳之战暂时告一段落。
等朝廷和鞑靼议和后,父亲和大兄就能回家,这一战,大齐在兵器上占据很大的优势,不然边关的伤亡还要加大一成。
不要小看这一成,两国战争,兵力十几万,一成就有一万多人从战场上活下来。
等事情落定,谢端肯定会有封赏,贺宣作为藕碳技术的提供者,只要有人提一句,得到封赏的可能也很大。
这是后事了。
贺宣正紧锣密鼓的准备县试,这一年来,周夫子的教学,顾川泽的提点,还有谢端每月来信都有最新的时文送来,对贺宣的帮助非常大,文章也进步许多。
这才有信心,想着下场一试,不过贺宣也看得很开,反正自己年纪不大,要是没过,就在学馆在读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