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潜规则(2 / 2)
贺宣几人在门口等了一盏茶的时间,又来了一个小郎,看起来才八九岁,人总算到齐了。
周先生让人去准备拜师礼。
贺宣四人把准备好的拜师礼放在托盘上,都是一样的东西,区别就是多些少些,束修用布盖住。
周先生站在孔夫子画像下面,旁边四位长者观礼,有人唱词,“吉时已到,拜师礼即刻开始。”
四人排成一列,整理好自己的衣裳,手上端着拜师礼,从左到右一个个来。
唐承嗣上前,下跪,给周先生奉上束修,“小子向先生求教受业,自今日起,尊敬师长,虚心求学,团结同窗,恪守门规。”
周夫子回礼,扶起唐承嗣,收下束修和六礼,让他到一旁洗手,净手后,礼成。
贺宣三人再次重复,等四人都拜完孔夫子,就都是周夫子门下的学生了。
周夫子让四人明日辰初到学馆,每日申初下学,带上自己的笔墨纸砚。
完成之后,就带着四人去外舍找下自己的座位。
贺宣和唐承嗣是内舍的学生,不过因为两人之前没有学过学馆的规矩,在外舍上学一月,学习规矩,夫子首肯后,升入内舍。
刚认识的四人互通了姓名,最早到的是周言曦,最后到的叫程盛,两人都是城东这边的学生,刚从蒙学结业。
四人在门口分开,贺宣请族长去自己铺子看看,唐里甲还有事,带着孙儿回去了。
族长跟着贺宣回到城南,看到城南的铺子非常热闹,这几日每天小竹他们带回来的钱匣子都重了不少,贺宣大概也知道米粉铺子在城南还算受欢迎,没想到外边有人没等到座,直接带着碗过来打包。
小竹赶紧去帮忙,贺宣要请族长吃粉,瞅准两位客人离开后,就让于五郎上了两碗粉。
族长看着铺子里人来人往,也很高兴,族里有人出息了,以后才能更好的回馈族里,更不要说贺宣给族里一门手艺,虽然现在有些挫折,不过族人还是宽裕不少。
族长交代了贺宣一些事情,比如要跟铺子周围的掌柜相处好些,这条街上的衙役也要打点一下,还有城里周家的乡老,族长也是和周生亮打过交道的,知道周家在城里有些地位。
贺宣老实听着,表示下午就去送份礼。
族长吃完,让贺宣忙着,自己回去就可以了,贺宣送了送族长。
确实需要准备些东西,不仅要给衙役还有周家,还要去买些布料,铺子里的制服最好能统一,不然于五郎的衣服袖口处还有两个补丁。
贺宣打算买些粗布,给店里员工一人做一件短褐。
颜色就买蓝色,男女都可以穿,里面穿着棉衣也不影响。
等上午人流量过去,贺宣带着于五郎出去买礼物了,两份点心和两葫芦酒,先去城南周生亮家里,感谢周爷爷那日帮忙做见证。
周爷爷问起贺宣的生意,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说完话后,周生亮带着贺宣和于五郎去城西的一户人家,告诉贺宣,这就是城南那边衙役的宅子,上去敲门,把东西留下,告知是荷花巷脚店,做米粉生意的就可以了。
贺宣带着于五郎敲门,出来的是一位妇人,自然的收下东西,表示知晓了,就让两人离开。
贺宣长见识了,原来安德县是这么“送礼”的,要不是周生亮指路,自己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呢!
“周兄,别的话就不多说了,以后要是有空,来铺子吃粉,我请客。”贺宣大气道。
周生亮也配合演出,“那就多谢贺弟了。”
两人哈哈笑,回到城南,也就分开了。
办好事情,贺宣去买了些粗布和棉布,放在铺子里,自己带小竹先回去了,驴车让于五郎赶回来。
于大嫂的手艺比起余婶还差些,不过她做的小菜确实比以前的更爽口,贺宣告知她明日开始,还有些针线活,家中这些人的短褐要余婶和她一起做。
余叔这边明日也要进城,去打听下城里打水井的流程和花销,要是家里有口井,活计又会轻松好些,余有粮这几日日日磨粉,每日手臂都有些抖,余叔帮忙也帮不了多少。
最好是家里再买个毛驴或者骡子,牛马贺宣的实力还不够。
家里的职务也都明确了,余叔负责田地之事,于五郎负责店铺入账,小竹负责家里和店铺的开支,贺宣只要每月花些时间核对即可。
第二日卯初,贺宣就被叫起,外边月亮还在西边,不肯落下。
小竹把油灯放到贺宣房间,去厨房烧水。
贺宣起床穿衣,听到院子里红烧油炸的动静,家里的鸡也开始打鸣。
洗漱完毕后,余叔余婶一家也到了,余婶在厨房给贺宣热饭,余叔他们开始装车。
贺宣抓紧时间吃些早点,剩下一个包子就带在囊箧里,这个囊箧是小竹和于大嫂一起做的,小竹用竹子编制外框,于大嫂这几日在家给囊箧糊上一层油纸,免得雨水淋湿。
囊箧隔开,下层放笔墨砚台,还要一葫芦水,上层放纸张书籍,今日贺宣还要带一副碗筷去学馆,午食就在学馆用饭。
外边人齐了,贺宣再次确认一遍自己没有漏带的的东西,拿起囊箧(nangqie)也出去了,驴车到县城要走半个时辰左右,从城南到城东又要一刻多钟。
贺宣卯初起床,收拾好自己,出发到三里村跟唐承嗣汇合,赶到县城已经开城门了。
贺宣和唐承嗣赶到学馆,走进院子,今日多了好些学子,三三两两的在院子里和屋子里说话。
有种以前初中开学的氛围,分享过年期间遇到好玩的事情,两人来到自己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