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心疼的直抽抽(2 / 2)
“于大嫂子,要是你去上工了,白日里都不得空,家里小郎有人照料吗?”贺宣担心道,自家的活计不少,于大嫂要是带孩子的话,肯定不能好好干。
“这没啥,平日里铁牛他娘去地里,也是忙活一整日,小郎都是家里人带着的,何况我还在家呢,这有啥可担心的。”于姑母解释,家里娃娃都是一起养,自己平时也会照看一二。
贺宣同意了,跟两人说好,明日去里长家中签文书,让两人准备好,明日一早开始上工,把家中的事务都安排好。
等家中再加三人之后,人手就基本充足了,贺宣让余叔余婶和小竹带着先熟悉下,比如家中每日做饭前要洗手,如厕后要洗手,只要是跟吃东西有关的事情,都要先洗手。
贺宣见不得一群人的头发油乎乎的,让余婶裁了几块布条,给大家束发。
六个人在厨房研究怎么做米粉,才更好吃,余婶的厨艺在贺宣家锻炼了一年,于大嫂看着余婶放油的时候,心都抽抽,这一碗菜的油,自家可以做一日的菜了。
于五郎下工后告知了于大嫂,贺宣家里跟自家不一样,有些事情知道就行,按着贺宣的要求去做,千万别出去说。
之后,于大嫂再怎么抽抽心疼,也紧紧闭上嘴,当自己没看到。
就在贺宣家里准备开铺子的这几日,贺宣每日关在房间里读书,除非休息不怎么出来。
这日早上,贺族长过来了,“四郎,四郎。”
贺宣在屋里听到动静,赶紧出来,“族长,您来了,是要出发了吗?”
“欸,你收拾收拾,跟我去唐里甲家。”贺族长等着贺宣。
贺宣赶紧让小竹准备驴车,自己去房间里拿了几本书,整理好自己的衣裳,带上木匣子,就可以出发了。
一路上都有些忐忑不安,唐里甲还带着自家孙子,贺宣也认识,不是不熟悉,唐里甲的孙子以前都不在蒙学读书,是跟着唐里甲学习的。
一辆牛车,一辆驴车行驶在进城的路上。
贺宣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都到了这时候,在用功用处已经不大了,接下来靠的就是自己的心态,在心里不停的告诉自己,要冷静,镇定一点。
车子进了安德县,直接去往城东,贺宣看着街道,从南北大街往东西大街过去,在东街这边转进了兰桂巷,一直往里走,停在一处大门口,大门关着,上面写着敏学学馆。
门房听到马车声,出来查看,唐里甲上前沟通,门房开门,把车子带进去。
进去之后,贺宣就看到一个有些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五间正房,正房都是用木头做的门窗,沿着石板直走就能到,院子里种着些树木,现在的季节,地上剩些落叶,看得出来打扫过的痕迹,偏房还有几间屋子,有些昏暗。
贺宣跟着唐里甲经过五间正房,侧边还有一道门,往正院走去。小竹牵好驴车就在院子里等候。
唐里甲在这里还算熟悉,正院的房檐下有个戴着四方平定巾,穿着直裰的老者,看到唐里甲,就上前招呼。
“唐兄,久违久违,来来来,屋里请。”这老者客气的邀请。
唐里甲上前寒暄,贺宣跟唐里甲的孙子,跟随在身后。
等两位老友寒暄过后,唐里甲才介绍道:“这是我孙儿唐承嗣,这是贺氏一族的族长和贺宣。”
转过身来,让两位晚辈拜见周夫子。
“周先生安好,晚辈唐承嗣,晚辈贺宣,见过先生。”贺宣和唐承嗣一起行礼道。
贺宣庆幸自己之前和谢端学了些礼数,不然拜见先生都行不好礼。
“起来,起来吧。”周先生说道。
接下去就是唐里甲和周先生寒暄,说些往日的旧事,三人都插不进嘴。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两人终于说道正事,唐里甲推荐了孙子和贺宣,想进周先生的学馆读书。
“唐兄,你自己学识也不错,为何不自己教授孙子读书呢?”周先生问道,这事情唐里甲在年前就跟自己提起过,但是细节方面周先生还是要问问清楚。
“这不是村里事务繁忙,我精力有限,担心误了孩子的前途,这才来拜托周兄了。”唐里甲说的谦虚。
周先生给面子问了下两人的年纪和学习情况,唐承嗣先回答。
“周先生,学生十二,正在读四书。”
“周先生,贺宣今年十三,四书读完没多久。”贺宣等唐承嗣回答完后,接道。
“唐兄,那我可要考校下,要是能通过,才能进学馆。”周先生与唐里甲道。
“这你放心,尽管考校,要是不通过,我就带回去。”唐里甲大方道。
几人跟着周先生回到前院,打开其中一间房,周先生让两人在这里等候,然后邀请唐里甲和贺族长去另一间房等候。
唐承嗣先来,周先生随意打开一本《大学》,问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背下去。”
唐承嗣有些紧张,重复了下开头,接道:“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谓之自谦...”
贺宣在一旁也在心里默背,看来自己还是能背出来的,深呼吸两下,等周先生考核完就轮到自己。
贺宣上前一步,看到周先生已经换了一本。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继续。”周先生的语气平缓。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贺宣接下去道。
周先生问了几篇,贺宣都答上来了,继续问道,“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背上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