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当归何处?(1 / 2)
安庆小孤山,陈友谅军营地。
“这陈友谅登基称帝也就算了,居然连陛下都杀了!天下竟有此等悖逆狂徒。”
傅友德看着坐在主位的丁普郎愤愤道。
丁普郎看着手中信件,这是自己的一位亲信,从江州发来的,尽述了陈友谅在江南的所作所为。
陈友谅称帝早就传檄各地了,但肯定没说自己弑君登基。
丁普郎眼中都是愤怒,对于徐寿辉之死,他还能释怀些,最让他痛恨的是陈友谅前些时日居然杀了赵普胜。
想当年,彭莹玉收了他们三个人为徒,都改名为普字辈,加上个傅友德号称四大金刚,约为兄弟。
陈友谅却因为当初赵普胜想随俞通海他们归降郭天叙和朱元璋,最后虽然赵普胜还是回来了。
但陈友谅就怀疑其通敌,直接以会师的名义,约见赵普胜杀之。
丁普郎和赵普胜最是相得,没想到现在已然天人永隔。
“这一仗,居然让他得脱险境,真是苍天无眼!”
丁普郎也无奈摇头。
傅友德凑近丁普郎道:“听闻明玉珍已然叛了陈友谅,在蜀中自立门户,丁将军这小孤山亦有上万人马,我们不如投蜀中而去?”
丁普郎闻言眼中露出些惊讶和喜色,傅友德居然直接提出了叛变。
不过对于明玉珍,丁普郎他是不怎么看好的,安守一隅他还是能做到的,但开疆拓土与陈友谅为敌,明玉珍不是对手。
“明玉珍不过是个平庸之才,怕不是陈友谅对手,蜀中虽有江川之险,然土地人口都不行,非长久之计!”
傅友德也叹了口气,丁普郎看到的,他也能看到,何况明玉珍更看不起自己,曾经去投过明玉珍,明玉珍不愿用他。
只是明玉珍好歹曾经也是徐寿辉部的,说起来毕竟一家。
“那丁将军,我等如之奈何?这一万多人,既无法自立,又无处可去!”
傅友德转了转眼珠子,刚才他的话都是在试探,丁普郎显然也不想待在陈友谅手下了。
天下能投的地方还有很多,可以投元廷,也可以是江南三雄中的一个,还有韩宋朝廷。
刚才傅友德看过信,信中尽述了郭天叙和朱元璋怎么在龙湾设伏,以弱胜强,击退了陈友谅大军,陈友谅都差点丧命龙湾。
说明郭天叙和朱元璋绝对是有能之主。
丁普郎看了看傅友德,没好气的道:“惟学(傅友德的字)兄,何必出言试探,你若想投他处,直接说了便是!”
傅友德凑近丁普郎:“将军,方今天下,元廷日衰,韩宋朝廷三路大军虽然未能克大都,然消灭了元廷大量兵力,两者可以说两败俱伤!”
“此二者,皆是风前烛,雨中灯,怕是都不长久了。”
“某认为,唯有江南的郭天叙和朱元璋怕是最有希望登顶天下的枭雄!”
丁普郎微微惊愕:“虽说此次两人用计败了陈友谅,然陈友谅未损元气,怕是还有一番鏖战,还不能说两人就能继续胜之,况且张士诚在江南亦是虎视眈眈!”
“惟学兄,怕是高看了二人了!”
傅友德摇摇头:“将军,我且问你,两人如何发迹,你可知否?”
丁普郎道:“此二人出淮西三年而已,各得江南三分之地,如今雄踞淮西、淮东、还有江南之地,已然是一方霸主!只是听说二人面和心不和,怕还会有兄弟之争!”
傅友德站起身来踱步道:“天下枭雄皆可以说起于微末,然只有郭、朱二人不得其时!”
丁普郎疑惑道:“此话何意?”
傅友德解释道:“听闻郭、朱二人出淮西时,每人兵不足四万,淮西之地贫瘠,而元廷占有集庆、张士诚占据江南大半,这不是不得其时?”
“然,元廷被朱元璋所败而丢集庆、镇江,张士诚更是在与郭部的作战中屡战屡败,丢失了大片江南之地!”
“二人若是无能之辈,何能屡克强敌?张士诚得脱脱汉军十余万,才有了起家资本!”
“陈友谅更是夺了南红巾军的基业,论实力都比当时的郭、朱二人强横许多,却皆败于二人,相较之下,谁更有能力,不是一目了然?”
丁普郎闻言,思索起来,事实确实如此。
郭、朱二人都是以弱胜强,一步步走出来的,每一次的敌人都比自己强,可都是他们胜,而敌人败。
如此看来,此二人之才冠绝枭雄。
不过另一个问题来了,那两人虽说是一家,实则独立两家,总不能分投一家吧?
“惟学兄,那你的意思是,我等该投哪家?”
傅友德也皱了皱眉头,实际上他也不知两人谁更胜一筹,从地盘上看,郭天叙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