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回家过年(2 / 2)
楚榆给楚楚和小江带了进口巧克力和糖果,给舒兰和楚湘买了进口香水,给芸芸买了学习机。
舒兰拿过香水喷了喷,喜道:“楚榆,你算是带姐见世面了,姐长这么大,还没用过香水呢。”
楚榆去看了下服装厂的情况,说是服装厂,不过是租下店后头的民房,放了几十台缝纫机,店和厂房不过两步路。
舒兰和沈珠雨既能管店,又能关注服装厂的情况,店里有什么想法,服装厂立刻就能整改,效率特别高。
“今年咱们要开50家门店,对我们的管理是个不小的挑战。我打算实施店长制度,店长作为店铺的管理人员,总部定期上门盘货查账,定期上门收钱。今年京市门店走上正轨,我打算明年让方芳给店长们做培训,再去不同门店出差,手把手培养。”
舒兰和沈珠雨没啥意见,店里一向是楚榆拿主意,楚榆说有信心开50家店,她们就跟着干,
以曼达林目前的情况,想亏着实很难,要是不亏,这50家门店,一年的收入可不是小数目。
“还好你培养了方芳和陈云这两员大将。店里那几个女销售,也都是你一手培养起来的,你再调教调教,也能像方芳一样,出差晋升,帮咱们管理店铺。”沈珠雨说。
楚榆颔首,服装来钱快,不像家具城,投资大,见效慢,哪怕未来很赚钱,可想见到现金是很难的。
这年头服装真是暴利,楚榆野心大,明年50家都少了,恨不得开100家店。
“珠雨,明年你跟我一起去京市呗。”
德阳这边留舒兰就够了,现在曼达林要专卖店化,选款制作就都有章法,沈珠雨没必要留在这里,楚榆想让她去京市,看看有没有别的生意能做。
钱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人有钱后就想多投资,四处开花。
“舒兰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
舒兰倒还好,“我没事,楚榆的顾虑是对的,德阳毕竟是小地方,未来还是要看大城市,你们要是看上什么新项目,记得拉我一起做,我高低都要投一股。”
三人就这么说定了。
服装厂在楚榆的见一下,采取流水线模式,这在全国是很少见的,效率提高快,加上这年头的人工便宜,技术又好,楚榆去年就推出了激励制度。
不仅对女工们有各种福利奖励,还给她们提供晋升空间,每个月都选出一名优秀女工参加夜大培训,所有成本由店里承担。
女工们设计出的服装,一旦被总部采纳,就有相应的奖励和提成。
整个团队的文化挺好的。
过年前,楚榆一人包了一个红包,还让舒兰采购了大米、面粉、食用油、水果等过节礼。
大年二十八,服装店和布料店都差点卖空,肉夹馍店的米面也都用完了,打扫下卫生,就准备闭店回家过年了。
“老板,明年几号开业啊?”老顾客接孙子看电影,路过时就问了一句。
邓芳萍擦了把汗,笑笑地回:“至少也要大年初七了,今年孩子上大学回来过寒假,总要给孩子好好补补,一年到头的,也不差这几天。”
顾客笑着说:“可不是么?状元用脑子厉害,得吃点好的补补,那我初七过来。”
山关村和楚榆离开时一样,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舒二舅家新盖的瓦房挺宽敞的,今年条件好,邓芳萍做了五床棉花被,贴身盖特别暖和,床单被罩也都是新的。
舒二舅还叫人打了一套家具,这年头,农村人家有几家家具这么齐全的?
光楚榆这屋里,就有床、衣柜、书柜、书桌,墙面也按照楚榆给的装修图,搞了一下装饰画,算不上多有设计感,但在这年代,绝对让人耳目一新。
过年前是最忙碌的,邓芳萍把鸡鸭鹅猪肉蔬菜都买齐了,舒蕙忙着做包子馒头和大饼,把腊肉和腊肠给挂上风干,把鱼腌好,等馒头的香味飘出来,过年的气氛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