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亲人思念,书院考试(2 / 2)
考试开始,书院上中下三舍的难度不一样,试题自然也不一样。
尤其是下舍都是秀才,更不用分出来秀才和举人两份试题,毕竟乡试和会试的难度也不一样。
下舍考试仿照乡试,分别考三道四书,四道经义和五道策问。
不过稍微简化了一些,因为时间关系,四书和经义都是三道,策问则改成了两道,分三天进行。
第一天便是考四书了。
李禾一边听着夫子在前方喊着四书题目一边抄写。
三道四书题分别是:
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同升诸公。
李禾看向第一题。
尊贤育才,以彰有德选自《孟子·告子》十六章,意思是尊重贤才来表彰有德行的人。
这是葵丘之盟诸侯约定的盟约,盟约一共有五条,分别是: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
意思是第一条盟约说,诛责不孝之人,不要废立世子,不要立妾为妻。第二条盟约说,尊贵贤人,养育人才,来表彰有德者。第三条盟约说,恭敬老人,慈爱幼小,不要怠慢贵宾和旅客。第四条盟约说,士人的官职不要世代相传,公家职务不要兼任,录用士子要取贤人,不要独断专行杀戮大夫。第五条盟约说,不要弯曲堤防〔而以邻为壑〕,不要阻遏邻国来采购粮食,不要有所封赏而不报告〔盟主〕。
当初签订盟约的五霸全部违反了盟约内容,而诸侯的臣子大夫却不帮着劝导,反而顺从他们,所以这些大夫们都是诸侯的罪人。
这道题要是破题便要以“德才”为切入点。
李禾开始在纸上打草稿,将自己需要的典故一一列举,理清脉络之后便打了个草稿,读着没有问题了便开始在答卷上作答了。
李禾将纸张小心的铺平,用镇纸压好,然后逐字逐句写了起来。
对:诸侯隆有德者以礼而养,有能者以恩,所以明贵德之义也——破题
(诸侯尊崇有德行的人,是靠礼仪来奉养自己,有能力的人靠恩惠,是用来彰明尊重德操的原则的)
夫人之有德,不可不贵之也,然非待人有等则德与才混,而无别矣,又何以贵德而使人知——承题
(有德行的人,不可以不用礼来供养,有能力的人德与才能混为一体,没有任何区别,又凭什么让人崇尚德行又使人知道)
正文——劝哉葵丘以此为诸侯盟誓,其亦深为世道计欤,慨自姬辙既东,王纲解纽幸,而齐桓创霸上尊周室讲,会葵丘一明天子之禁观,其再命之辞若,曰人之躬行仁义,此有德者也,而多材多艺足以泛应非有才者乎......葵丘五禁,初命三事皆修身正家之要,而四命言用人,五命言睦邻,无非格言也,故三王有霸,诚王道之不幸,而春秋有霸,亦世道之犹幸,孟子指五霸为三王之罪人,又以五霸律今之诸侯并及大夫焉,其所感深矣,况使孟子得用,当时吾见霸功尽黜,而王道大行也噫!
(葵丘以此为诸侯订立盟约,这也是很为世道考虑的,感慨地从姬妾束面而来,王纲庆幸在于王纲缔造,而在周室中也能讲述这个道理 关于同盟的人们,对有德的人来说应当用地位尊崇他们,而讲信用的反而更加友好地对待他们......葵丘五种禁忌的初命,三件事都是修身正家之要,而四命书说用人,五命说和邻国友好,无非都是格言,所以夏、商、周三代帝王有霸业,实在是王道的不幸,而春秋有诸侯称霸,这也是世道的极致还是幸运的,孟子指张五霸为三王的罪人,又因五霸之道和今天的诸侯都受了霸主和大夫的感化,而他的行为是很完善的,何况是当时的霸主所能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