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院试(2 / 2)
拜这么长时间的朝廷邸报的熏陶,李禾只是微微一思索就写下了破题——“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李禾破题,并未选择要谁富裕,而是认为要共同富裕,不过富裕应该自下而上。老百姓在下,只要他们富裕了,君主就自然会富裕。
这也就是所谓的“藏富于民”。
李禾又写下了承题——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接下来李禾就开始叙述了——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然后李禾就开始举例说明该怎么藏富于民,里面列举了一些有用的措施,不过都是不出格的,最后李禾还给上头的画了个大饼,他写道——饔飧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
意思是不管你想搞啥事儿,吃穿用度、打仗征伐,钱粮不足的时候找个由头就向百姓征收。虽然李禾也知道这么写其实是对底层民众的不公平,但是没办法,这个朝代的阶级森明,哪怕自己心里想的是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想的是人人平等,可是这个朝代是不会认可李禾的思想的。
这早在跟李楠他们对于节孝祠的不同看法的时候李禾就注意到了自己思想的问题。
而他只能隐藏自己的想法,等到一天自己登上高位,自己才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最后李禾用了一句话结尾——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
意思是:吁~~~”一声长叹,彻法的推行是为了给百姓减赋增富,而国家的富足,也来自于此,为什么非要鼓捣增加赋税呢?
李禾将自己的四书文通体看了一遍,发现自己需要改的地方几乎没有,不禁感叹:自己真的是太优秀了,这一次真的是超常发挥了。
李禾将草稿打完已经午时了,有衙役给李禾端来吃食,是一个馒头配一碗炖菜。
李禾看着那黏糊糊的东西实在是没有胃口,干脆接着隽抄文章了。
李禾将自己的四书文一字一句的抄写到试卷上,因为写的仔细,等他写完已经将近未时末了,还有一个时辰就要交卷了。
坐在李禾对面的姚旭镛早就已经出了考场,李禾将自己的试卷晾干就拽了一下铃铛。
很快就有两人过来糊名,将考卷放入专用匣内,并收走一切物什。
李禾快步走到了龙门处,等到人齐了就跟着大部队一起出了考场。
考场外没有李楠的身影,李禾只看到了那两个仆人在树下等候,知道李楠没有出来,李禾就进了马车内等候。
马车停在了一条街之外的位置,因为考场门口接人的实在是太多了,仆人只能就近停车了。
李禾闭着眼在车厢里休息,八月份的天闷热无比,车厢里放了冰,也就比外面好上一点而已。
这也就是李禾家这几年凭着制香攒了一波家底,要不然李禾也舍不得用冰。
就在李禾昏昏欲睡之时,李楠终于出来了。
听到动静李禾就睁开了眼,正看到李楠钻进车厢,脸上带着一丝笑容。
很快马车启动,李禾看着李楠脸上的那丝笑容忍不住笑着说道:“看你这样子,怕是考得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