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秋航开新船(1 / 2)
“东家,当地的土人对我们的到来并没有那么的抗拒~”
李子园摆了摆手,说:“那是因为我们用的都是当地人,还让他们有了物资交换的机会。若是我们直接往东北输送移民,恐怕他们心里就是另一种想法了。”
“我现在就是有些想知道,我们进行移民是利大还是弊大。”
这个问题着实把黄启明难住了,他嗫嚅了半天也没放出个屁来,李子园索性也不管他,独自思索了起来。
“咦?他们这是把鱼也带回来了?”李子园看到码头力工将一筐筐的鱼往船下划,有些好奇。
“是呀!海参崴的库房里可是堆满了渔获,偏偏当地人的厨房里也不缺鱼。东家,咱这回也带回来不少海参,海参崴的海参真的多,无愧于它的名字!”黄启明竖起了大拇指。
李子园奇怪地看他一眼,随口问道:“弄来多少?”
“一万三千斤!”
“沃操!”李子园忍不住爆了粗口,“你让他们泡在海里的吗?”
“差不多。东家,海参最佳的捕捞时节其实不长,基本上就一两个月。采参人辛苦完那一阵便可以休息好久,然后再去山里采摘人参。”
望天!李子园以手扶额,合着廉价劳动力还是同一批人,资本家看到了都会落泪。
海参的处理比人参还麻烦,因为这玩意儿捞上来之后会自融,采参人需要将之放在凉爽的海水中或者直接丢冰块里才能延缓这种情况的发生。
好在他们只要回到海参崴,方青云会安排人接手后面的工作。经过一系列的内脏处理、清洗、煮制、晾晒干燥等工序,这些小可爱们终于变成了方便运输与储存的模样,一明斤卖到2钱银子只是起步价,以当地海参的品质以及泡发率,一斤卖个四五钱也未尝不可。
不过与人参的低价相比,海参的采购价就高了许多。黄启明带来的这批海参干,进价已经要到了每斤1钱的程度,李子园有些担心海参资源减少后成本会进一步提升。
那个啥,怎么说来着,一切能养殖的水产价格终究会降下来,回头让他们试试好了。
限于运力,4艘花蛤系列运输船只运来了107吨咸鱼,剩下的一百多吨以及两个月后的不知道多少吨渔产品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送回来。李子园希望他们能灵性些,在港口封冻之前多跑几趟把辛苦捕捞的鱼都弄回北望岛,不然真的就浪费了。
黄启明的船队回返,秋航在即,众人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比如让2连与刚刚回返新港镇的1连进行工作交接,比如集合准备去六横岛换防的部队,又比如吩咐他们把今年采集来的海带在仓库堆好,用草席覆盖、仓库围堆的方式,使其熟成。待来年春航之时再打开,便能收获满仓的鲜味。
这种海带堆积熟成的方法却是向敦贺的倭人学习的。北望岛南边的倭人每年收获海带后都会带到敦贺等地卸货,然后运去他们的都城。但很离谱的便是他们运到敦贺的时候已经是隆冬,因此只能先做些调整,待开春后再出发。也不知道他们的船是什么时候出发的,航速得有多慢。
他们带去的海带理所当然进了仓库,被动熟成。次数多了,就发现经过这么一番操作的海带更加鲜香,品质超先前一大截,于是就有了1年熟成、3年熟成、5年熟成,甚至20—30年熟成的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