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古董铜镜,没人影(1 / 2)
回到酒店房间,我把那面铜镜拿了出来放在了桌上。
对于铜镜,我自然并不陌生,作为传统的珍贵遗产,铜镜在我国的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在战国、西汉和盛唐三个历史高峰时期都有其显着的存在,而在明朝末期则逐渐走向衰落,这主要是由于西方的玻璃镜的引入和优越性,让古老的铜镜在使用上被取代。
然而在清朝,尽管铜镜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反射功能,它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成为了刻有“五子登科”和“长寿百岁”等吉祥语的民间工艺品,逐渐转变为带有宗教和迷信意味的装饰品。
汉朝时期的铜镜有几个显着的特征:其设计风格丰富多样。
率先创立了铭文铜镜的传统,广泛采用了高浮雕的铸造技术。
通过其精美的形态和精湛的技艺,汉代的铜镜展现了那个时代青铜工艺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反映出古人法规制度和民间习俗。
而此时放在桌上的这面铜镜,却和我所知的任何铜镜都沾不上边,也看不出是什么年代的物件。
它的形状不规则,镜面部分隐隐约约显现出曲线和几何形状的混合,让人感到它的别样之处。
它不像是人们常见的圆形或方形镜子,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形状。
这种形状很奇怪,如同一个怪异的多边形。
镜面上的铜色已经因为岁月的磨砺而显得斑驳。
镜子的边缘装饰着复杂的图案,看上去既像是甲骨文,又像是某种未知的图腾,又或者是一种神秘的符号。
从把这面镜子带出来到现在,我都没有仔细研究过。
主要就是我怕自己单独研究,出现了什么状况,到时候不可控。
有丁清若在身边,自己也会安心一些。
“脱衣服。”丁清若开口说了一句。
这让我不由一怔,不过很快我便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我把衣服脱下来,露出了胸口的黑胎。
“和上次一样,你把铜镜放在黑胎上,看看有什么感觉。”
我点了点头,拿起铜镜,深吸了一口气,将铜镜放在胸口处。
可这一次完全什么感觉都没有,我又翻了一面试了试,也是一样。
上次玉牌那种奇妙的感觉没有出现。
“怎么样?”丁清若问。
我道:“没感觉。”
她眉头一蹙,让我把铜镜递给她,她拿在手里研究了一下,然后去洗手间里找来一块毛巾,把上面的污垢擦干净。
之后,她拿着铜镜照了照自己,我也不由凑了过去。
只见铜镜中,丁清若的面容清晰,虽然背景有些扭曲,不过人脸倒是很正常。
就在我盯着铜镜里的丁清若看时,她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我问。
“这是怎么回事?”她拿着铜镜左看右看,让我有些纳闷。
“到底怎么了?”我又问了一遍。
她一把拽住我,将我带到了洗手间的镜子前,然后盯着镜子看了好一会。
我还是有些搞不懂她到底在做什么。
紧接着她又举起手里的铜镜,我的视线在铜镜和镜子来回跳动,忽然我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在洗手间的镜子里有我的身影,可在铜镜之中,只有丁清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