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进入古城,见大鼎(2 / 2)
“天书石”这个名字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据说这些石头是天神下凡时遗留在人间的,石头上的纹路和形状都蕴含了深深的神秘力量和智慧。
古人认为这些石头的纹路就像是天书一般,能够指引他们理解宇宙的奥秘。
“天书石”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普通石头,而是通过特殊的矿物质浸渍和长期的风化形成的。
这些石头的颜色、质地以及纹路都极为独特,就连形状也似乎包含着某种意义。
古人认为,这些形状是天神为他们留下的提示,如果能够正确理解这些提示,就能够得到天神的启示和智慧。
这些石头的布局也非常讲究。
在古代,人们通常按照星辰图或者某种神秘的几何图形来摆放这些石头。
他们相信,这样的布局能够激活石头中的神秘力量,帮助他们理解宇宙的奥秘,得到灵感和智慧。
“天书石”的传说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现代科学无法证明这些传说,但人们仍然对这些石头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不过一般这种石头只会出现在火山附近,按照这屋子里的数量来看,这地方应该有火山。
大概率是死火山,要是活的火山,恐怕这座古城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听完我的解释,大奎问我:“石兄弟,那这个石头值钱吗?”
我想了想说:“不好说,如果是遇到喜欢收藏石头的藏家,应该能卖个好价钱,要是当做古董去卖的话,基本上没人会要。”
“也就是说,这些石头一文不值呗?”大奎一脸无奈的道。
连续去了好几间屋子,里面的布局和摆设都差不多,都有同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屋子里都有这种天书石。
看来当年在这个地方,这种石头应该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不然的话,也不会家家户户都放着这种石头。
沿着石板路,我们很快就来到了那座高塔前。
这座塔可不小,而且全都是用石头堆砌而成。
实在无法想象,当年建设这座塔的时候是怎么一番情形。
在塔的门口,放着一个造型奇特的青铜鼎。
鼎的整体形状如同一个倒置的漏斗,这与大多数熟悉的鼎形完全不同。
鼎的下部是一个巨大的圆盘,直径约有一米,表面布满了凸起的纹饰,展示了诸多战斗和狩猎的场景,这些场景中的人物形态奇特,动作夸张,表情生动,仿佛古代的神话故事在铜鼎上重新被演绎出来。
从圆盘上升起的是鼎的主体部分,它像一个巨大的钟形,逐渐向上收窄,最顶端是一个小圆口,口边刻有神秘的符文。
鼎的表面没有过多的装饰,仅有几条流畅的凹线,像是大自然的力量在铜鼎上留下的痕迹。
鼎的三只脚形状也十分独特,不是常见的兽足或者直棱,而是像三只大蟒蛇盘绕着鼎身,蛇身从鼎的底部蔓延至圆口,蛇头咬住圆口的边缘,仿佛三条蛇正在争抢圆口中的东西。
蛇身的鳞片细腻地镶嵌在鼎身上,每一片鳞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