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 / 2)
和珅早已看出汪如龙在花轴内塞了一物,心里明白,说:“老弟曲高意雅,沉沦市井之中,实为可惜。不知老弟今后有何打算?”
汪如龙说:“学生久住扬州,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想别处去。再说,多年在这里经商盐业,对行业也极为熟悉,而况且盐业上的各路朋友都混熟了。我只愿在扬州经营盐业。”
和珅说:“说的也对。”
和珅在汪如龙家留恋二日,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豆蔻对他也充满爱意,不舍让和珅离去,竟嘤嘤哭泣。
和珅对豆蔻也爱怜无比,说:“我回京后,再派人来接你。”
汪如龙说:“大人尽请放心。豆蔻就似我的亲生女儿,待大人护驾回京后,学生就亲自护送女儿到大人府上。”
和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从今以后,再不要叫我老师大人,只以兄长相称吧。”
汪如龙遂跪下叩了三个响头,说:“兄长如此高看小弟,小弟必肝脑涂地报答兄长。”
和珅回宫后,跪叩乾隆皇帝,说:“吾皇在此已逗留数日,奴才以为皇上讯问过督抚织造及地方事宜,访过民俗,即便启跸。”
乾隆皇帝准备起銮。和珅奏道:“雪如老师汪如龙,献给皇上一幅郑板桥的诗画,请皇上观看。”
当下展开画轴,乾隆皇帝一看,赞叹:“真正的诗、书、画三绝,真是我朝才子。”
和珅说:“盐政征瑞随迎驾有功,但以奴才看,扬州的物品商务,足矣丰富,历年所欠内务府的银两应该能够交清,可是,盐政征瑞却迟迟拖欠不交,似乎不妥。”
乾隆皇帝说:“朕也有所觉察。如果扬州盐政换人,你觉得谁合适?”
和珅说:“万岁你看汪如龙如何?”
乾隆皇帝说:“朕早用有用他之意。”于是颁诏:天下士庶,宜各敦本业, 力屏浮华。特调征瑞,以儆效尤。
于是征瑞调迁待用,汪如龙平步青云,做了两淮盐政。
后来有人传说,征瑞被调离盐政后,曾去找过和珅,问:“我每年向国家(和珅)交十万两银子,贡献如此之多,为何把我调离?”
和珅说:“别人的贡献更多。”
可见,汪如龙塞在画轴里的是二十万两银票。
这时征瑞才后悔了,自己把汪如龙引荐给和珅,结果让汪如龙耍了猴。
真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