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过年难团圆(2 / 2)
李叔愣了一下,才屁颠屁颠的跟了上去,二人一道向山下走去。
很快下了山,入了村里,经过老秀才所住的私塾屋后时,李叔停了下来,看了一眼后,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继续往家走。
这一路他时不时的叹口气,走在前面的李婶,回头看了两次,想骂他两句来着,只是人在村里,给他留了面子,没有开口。
“你一路上唉啥!你再敢叹一个,就不要吃早饭了!”
刚进家门,李婶就将手中的篮子,砸到了李叔身上,冲他发起火来。
“我叹气还不行了……我不是寻思老秀才走了,村里没个教书的先生了,村里的娃娃咋办,我们的大孙子咋识字……”
李叔弯腰捡起篮子,把它挂在牛棚旁边的架子上,望了发火的老伴两眼,不停的嘟囔了起来。
“婆娘还没娶到家!你就想着孙子的事了?你咋那么闲!没事干的话,去劈柴禾,还大孙子读书咋办,老秀才走了自然会有小秀才!”
瞪了他一眼,李婶取下挂在门上的围布,系在了腰上,不再搭理他,走进厨房做饭去了。
李叔也没继续叹气,找出了斧头,走到院墙旁边,来到被雪覆盖的一堆木头前,取出了一根木头,开始劈了起来。
灶洞里的火已在燃烧,烟囱开始冒出袅袅炊烟,李绅系着围布站在案板前,正在揉着面,准备做葱油饼。
随着一张张葱饼擀了出来,李婶望着饼子楞起神来,自家的两个孩子,最喜欢吃自己做的葱饼了。
以前家里粮食少,大白面也不怎么舍得吃,给孩子烙饼的时候,也就烙上那么几张,两个孩子都吃的不解馋。
如今两个孩子在外面有了出息,县城衙门以及镇上乡绅,头些日子倒是送来不少米面猪肉,李婶还让老伴分一些出来,给村里一些上了岁数的村民送去。
如今葱饼可以做很多,可是吃的人却少了两个,耳边也听不见为了多吃一张饼,嬉闹争吵的声音了。
虽然嘴上说着过年回不回来不在意,可哪能真不难受呢,村里的人家家团圆在一起过年,自家就她两口子,那种冷清的滋味,想想都难受。
“咔嚓!”
一根木头被一劈为二倒在地上,李叔拿着斧头叉着腰,站在那里歇了一下,喘几口气之后,便扔下斧头,将地上散落劈好的柴禾捡起来。
把怀来抱着的柴禾,整齐的码在院墙的旁边,又接着劈了起来。
“吃饭!”
“哎!”
过了一会,李婶站在房檐下,对着正在劈柴的老伴喊了一声,李叔放下斧头,拿起脱下的棉袄走了过来。
端着稀粥,咬着手里的葱油饼,李叔坐在房檐下的小凳子上,他一边喝着粥,一边看着挂在柱子上的一个小竹篓。
那个小竹篓,是他编的小鱼篓,每年夏天的时候,周放与李成就拿着小鱼篓,去村边的小河里摸鱼抓虾。
难怪今年炸的丸子少了味,只因里面没有小鱼小虾。
风雪几欲入柴门,有子远游不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