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阻敌小团山(1 / 2)
一座不是很高的小山,矗立在平原大地之上。
大地上的积雪,已被几日的阳光,化了稀薄许多,黑色的泥土隐隐可现。
一阵阵寒风吹过,虽然太阳高悬,却感受不到一丝丝温暖。
呼吸一口,一股寒意就能到达五脏六腑,冰凉整个身体。
一股肃杀之气,在四周蔓延,只增不减。
小团山上,张虎骑在马上,一身盔甲,在阳光照射下泛着微光。
盔甲之上暗色斑斑,有泥土,也有已经干涸了的血液,头盔下的眼睛,有着淡淡血丝,一眼戾气。
他紧了紧手中的一杆长矛,看向山下黑压压的辛国大军,眉头皱了又皱。
对方试图过山,已经发动两次冲阵了。
这是第三次了,身后的武将神情严肃,略带疲惫之色。
张虎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山头,那是马龙所在的方向。
似有所感,此时的马龙
也望向张虎的方向,看了一眼之后,就转身对身后的武将喊道,
“所有弓兵搭箭在弦,统统给我握紧了手中长刀,骑兵夹紧了自己的战马,弩兵做好游击!
”是!遵令!”
”是!遵令!”
身后退去两名武将,转身骑马离去,传达战令而去。
小团山,除了山顶几棵松树以外,其余皆是矮小的灌木丛。
以及一些突出的山石,坡度微陡,易下难上。
两座山头,被一条可供四马并行的山道,从中分开。
这样一来,两个山头刚好相对而立,形成天然夹击之地。
半山腰处。
山石后面,一个个弓兵,身背箭筒,里面装满了羽箭。
弓兵们,一只手紧紧的握着弓身,一只手捏羽箭尾部。
紧绷的弓弦,颤动的黑铁箭头,随时准备蓄势拉弓射出。
步兵一手握着盾牌,一手拿着长刀,盾牌上的解豸(xiè zhì)图案,似要撕吞对战之人。
他们的盾牌上,或者刀尖之上,皆有血迹,当是前面两次交战,杀敌所留。
骑兵的位置,低于步兵,在步兵前方,接近山脚。
这个位置到山脚之下,没有大的山石阻挡,便于冲阵。
战马嘶鸣,战马鼻孔中,不停的冒出丝丝白气,偶有战马马蹄,不耐的踏着身下泥土,
立在战马身旁的一柄柄长戈,被骑兵紧紧的握在手中。
马鞍处的战刀与黑色长戈,黑白相衬,寒光交映。
本已在高处,又在战马之上,骑兵们居高临下的眼神,淡寒的看着山下敌军。
张虎收回看向马龙的视线,又向山下尽头的山道看去。
那里有一支骑兵,整齐肃立,严阵以待,骑兵两侧的弩兵,更是齐刷刷的高举弩箭。
此弩为三连弩,在黑龙军中,此弩可同时射出三支弩箭,射出之后,散开击敌,威力很大。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装填时间稍长,又称为小重弩。
单支弩为轻弩,山上弩兵用的皆是轻弩,方便作战,守城大弩为重弩,
山道尽头的赵超,高坐战马之上,一身漆黑盔甲很是厚重。
他的身后是五千重骑,骑兵皆是厚重的盔甲。
所有战马都包裹在马甲之中,隐藏在马甲里的马眼,不时眨一下,
张虎马龙二人,将所带弩兵各去一千,所带边军各去一千,留于赵超。
因为那是最后的一道防线,过了那道防线,可就直达牧田城池了。
弓兵也好,步甲也罢,以及骑兵在内,这些大余朝的兵将眼中,没有恐惧,没有退意。
哪怕对面的敌军数量,远远多于自己,他们的眼中也只有战意!哪怕会留在这里。
大辛国的军马,想要抵达牧田城,必须要从此而过,这里是必经之地。
除了这里是丘陵地带,其它地界就无路可行了。
丘陵之外,就是险山天险,根本爬不上去,更别说战马器械了。
山脚之下,一里之外。
迟云寒手里拿着马鞭摇晃着,看着前面的小团山,眼神中寒意连连。
他的身后,弓兵在后,骑兵在前,兵甲紧站骑兵之后,共万余人。
作为先锋军,一个山头,攻了两次,还没有过去,难免有些心烦。
他此次率军十五万,两万弓,五万骑,八万步甲。
还不加上运送千台攻城重器,以及粮草辎重的杂兵万千之数。
作为踏入大余王朝的第一阵,必有破城之势。
然而连续几日,皆因小团山之阻,停留未动,两次冲锋,都未曾突破过去。
迟云寒转头看向几里之外,等待数日还未挪动的大军,双腿夹了一下马肚,向前行了几百米。
迟云寒距离山脚几百米之处,单手一拉缰绳,勒住了身下战马,停了下来。
前方山脚下,入眼处,躺着不少战死的兵甲,以及一些战马。
由于是寒冬腊月天,到不曾腐烂生蝇,不过看着依然惨烈。
战死的兵士,有大辛国的,也有大余朝的,不过大辛国居多一点,毕竟作为进攻一方,在这山势之下,并不占多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