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探春20(1 / 2)
贾政这边一时没行动,探春便先跟李纨做来钱快的小吃业务。
在国子监这段时间,她们也不算没收获的。
国子监,又被称为太学,原本是皇家笼络精英人士用的。
打最开始,便是以多收勋贵文臣的子弟进行统一培养。再加上少量优质的寒门弟子和地主小吏家的读书人,共同维护封建王朝的皇权统治。
因此国子监的学子,大多非富即贵,若是再好生学习,获得才干,完全就能确保国朝基业昌盛不衰。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再好的制度,若是发展到后面也会变味。原本接收国家精英的地方,也开始藏污纳垢。
就比如贾蓉,因祖辈余荫,就天生有监生名额,能免两试,直接考科举。
但他哪里来国子监读过书?
如今人人都知道,国子监虽然有名师,但学生却没多少。就算正经的读书世家,也是自己配备书肆,按族学习。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勋世家,他们居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放弃国子监的学习名额,只圈地自养。
原因除了自己的孩子学习程度良莠不齐,再一个就是国子监里多了更多的“泥腿子”。
这些“泥腿子”可不是普通的农民,而是小地主阶级出身的读书人。除此之外,还有少量依附官吏的寒门弟子和“借学”的人。
“真真不出门,不知道这些蹊跷事。”
李纨跟探春寻了一个隐蔽的包厢,两人透过窗户缝看着外面的人群。
“我还是头一回听说借学这种事呢!”
李纨满脸的鄙夷,她是正经读书人家出来的闺女,只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金贵,哪里是能叫别人帮着学的?
“如今官都能卖钱了,读书名额怎么能不卖?”
探春笑着解释,“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有这些钱,大多去买官了,哪里会为了学真本事,真来读书的?”
“不过是有的勋贵学子,自己不爱读书,就雇人代上。等签到满了,他们又不用正经科考,就是混个好听的名声成亲用的。”
“而有些寒门,还不一定是寒门,反正这些身份不明的人没机缘见名师,就投机取巧的买学上,等叫名师教出来,他们再用自己的名号去科考,也能名师出高徒。”
探春却觉得这一部分人才是真聪明。他们虽然是借的名,但学到的本事是实打实的。
而且还能打破信息壁垒,提前结交官宦子弟,只能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纨听了,一联想到贾蓉等贾家子弟,也就明白了。
像贾蓉这般,自己不爱读书的,这监生名额放着也是放着。但若是贾家有聪明成器的贫家子,跟贾蓉处理好关系,就能借这个名额结交名师了。
好在她的贾兰身份高,不用靠这种方式上进,再者说,这借学的人还真不算坏的。
“姑娘怎么想到招揽这样的人的?”
李纨道:“咱们以后不是做小吃买卖吗?跟他们这些人又能打多少交道?”
这交道可多了,探春这么做,又是为了一石三鸟。
“这部分人穷,志气却高,有空子就钻又好交友。咱们若是做买卖,可不就要找人缘好的帮咱们传播吗?”
探春跟李纨考察了太学附近,发现这里酒楼茶馆齐全。书店更是一排好几家,个个背景都挺大。
但读书人,肯定有穷有富。能读书,家里肯定不会贫穷。
再加上,这里距离考试的贡院也近,以后每年科考的人一定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