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康熙通宝乾隆手(1 / 2)
报国寺位于京市西城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
成化年间因国舅爷周吉祥在此处出家做主持,便由皇家拨款扩建,扩建后规模宏大,有七殿房,错落有致。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因地震大部分建筑坍塌,到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
在清代时报国寺就逐渐成为京城最大的庙会,以买卖珍玩古董、古籍善本而闻名,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积淀。
1900年报国寺毁于八国联军炮火,1908年在重臣张之洞的倡议下,全国有识之士集资捐助几百万两白银,历时三年重修报国寺。
上世纪九十年代,报国寺重启文化市场,以古钱币、邮票、连环画、徽章及古玩玉器而闻名,迎合了许多收藏爱好者的品味,时常还举办钱币交流会、连环画拍卖会等,逐渐成为了全国各地古玩爱好者淘宝交流的好去处。
今天正好是周四,是报国寺的大集,上一世因为起步比较晚的原因,丁卯并没有来过这里,但这一世怎么也不可能错过。
“崔叔,您不带着阿姨和苗苗去转转,放松一下并感受感受京市现在对环境的治理力度,印证一下中小铁矿的后期发展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
丁卯不太理解崔浩今日为何非要跟着自己来逛市场,而不是去考察游玩!
“昨天一到我就感受到了京市的变化,你的话我也信,考察啥的没必要了,回去后我会做一些调整,这两天就陪着你逛了,也长长收藏的见识!”
“那行吧!不过崔叔,在这里尽量少说多听,不要乱碰人家的货物,看上啥了问我,不要乱打听价,更不要乱花钱去买!”
丁卯依旧有些不放心的叮嘱几句,随后一众人就,开始逛了起来。
报国寺的人气很旺,几乎所有的大殿和古树之间的空地都摆满了摊位杂货,从旧书旧报到古瓷古玉应有尽有。
丁卯还是将主要的目光都放在了钱币上,因为易携带,后期的增值幅度还不小。
这个时期古币的价格很低,低到丁卯看见啥都想买,但他还是控制了冲动和欲望,主要还是挑一些增值空间大,并且难得一见的名誉品。
一进入市场,除丁卯外其他人还是被眼前景象给震住了,他们都以为古玩行是比较偏门的行业,从事的人应该不会多,可当看见琳琅满目的货物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才发现是自己想错了。
书画古籍这样的摊位丁卯基本都是一眼扫过,不会多做停留,只有路过钱币、古瓷、古玉和一些杂项的摊位他才会认真的看上一眼。
但由于他年龄的问题,很多摊主看到他后,基本都不怎么过多搭理。
而此时一个钱币的摊位就是这样,因为在丁卯逛到这里之前,就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挑钱币,摊主一直在招呼着他,所以当看到丁卯的年龄后,即便已经停下来翻看着钱币,还是被摊主选择性的暂时给忽视了!
此时与丁卯一样挑选古钱币的男人,正在翻看着一堆康熙通宝,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丁卯发现那几个被单独装着康熙通宝被男人拿出来看了一遍后,其中有一枚并没有被再装进去,而是换成了摊布上的散币。
因此,丁卯不免有些好奇的一直盯着那个人的手,想看他是不是要玩偷梁换柱、狸猫换太子的把戏!
让其丁卯有些意外和欣喜的是,可能由于天气热,那个男人在擦额头汗的时候,手中的大钱却不慎掉了两枚,掺和进了下面的散钱里。
更让丁卯意外的是,男人或许是没有看见之前两枚掉的位置,慌忙间找出的两枚,并非之前掉的那两枚,而是另外与之相像的两枚康熙通宝。
男人似乎并不想再多停留,付好钱立刻起身就走。
丁卯便赶紧来到他之前的位置,伸手捡起他刚刚掉的那两枚钱币查看。
这一看,丁卯立刻就明白了,原来其中一枚竟然是不太好分辨的康熙通宝“乾隆手”。
这是康熙通宝中,比较容易被忽略漏掉的一个名誉品。
为什么叫康熙通宝“乾隆手”,是因为这枚钱币字体的整体书写风格和乾隆通宝宝泉局的书写风格比较相似,面纹布局规整、字体方正,尤其是满文中的宝字。
康熙通宝的满文宝字,书写方式很不协调,三个弹簧中最上边的第一笔,起笔如画圈,有点类似草书,不够规整对称。
而康熙通宝“乾隆手”的满文宝字,书写极为协调,第一笔起笔为竖,更像汉字中的楷书,下面两个弹簧中间也是竖,并且与第一个弹簧的竖成一条直线,整体也比较对称,和乾隆时期宝泉局的满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