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故乡的味道(2 / 2)
这时黄华彬才能安静地吃些菜。最美味的当然是白斩狗,煮得非常入味,还不老,有嚼劲,香!黄华彬吃过许多各地的狗肉,还是故乡的狗肉最撩人。
烧鹅用的十七八斤的老鹅和各地做法差不多,独特的是酱汁,用烧酒泡过几个月的酸梅,捣碎了加入香油香菜酱油加些冰糖。吃烧鹅时沾点酱汁,酸甜可囗,回味无穷。
最具特色的当然是香芋扣肉,香芋是和荔浦芋头同一品种的芋头,每个有两三斤重。粉面香,扣肉是采用猪腰身后最厚部位的五花肉,先煮熟酿干。将油烧开后将五花肉猪皮方向下油锅炸至金黄干脆捞起,待冷却后切成半块巴掌大。然后各种配料香料备好,将五花肉摆入海碗隔一块夹块香芋放上香料。将摆好肉和香芋的所有海碗放入大铁锅大火蒸两小时。吃时取另外干净海碗倒扣过来,金黄滑软香糯的香芋扣肉就新鲜出炉了。绝对是下饭的佳肴!
其他菜就比较简单的做法了,毕竟都不是星级饭店的厨师。比正常家庭菜好就行了。
热闹了一两个钟头,宗亲们才断续吃好离开祠堂。
于是转移战场,帮厨的会将碗桌洗好,打扫卫生,还有没吃的菜也会自行分了,华彬让阿鑫叔点好帮厨的人数,将钱交给阿鑫叔发给她们,师傅还每人发包芙蓉王。
回到华彬家,说真的,一年才回一次,除了个烧水壶啥都没有。阿鑫叔只能回家搬茶具过来。还让年轻小伙子从家里摆了几张小桌和椅子过华彬家。每次华彬回来过来喝茶聊天的宗亲都会很多。而且房子久不住也不好,各宗亲过来坐坐也等于增加人气。
果然不久就有许多宗亲过来喝茶,还好还留有些水果,反正就瞎扯,开心就好。
“华彬呀,以后要经常回来呀。″
“争取明年回来当灯头呀!″
“我也想当灯头呀,努力呢!″华彬肯定地说。所谓灯头就是当年哪家有生儿子,在年十一时会在祠堂里摆酒请所有宗亲吃喝。如有几家都生了儿子就几家平摊费用。来年的清明,将由生儿子家的负责安排祭祖扫墓事宜。各家也会些人头钱,约每人二十元左右。在祭祖扫墓这天由灯头买菜做饭负责大家的饮食,越热闹越好。每天去祭拜一位祖先。整个祭祖时间头尾一个月,不过华彬的宗亲们每年只祭拜四位老祖,祭拜完老祖宗后才能轮到各自家的爷爷奶奶父母的祭拜。就这样最快的也要一星期才算扫好墓。虽然比较辛苦比较累,但没有一家不争着当灯头的。添丁发财,必须有丁才行,丁,当然就是男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