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二赖的想法(1 / 2)
广播连续播了三遍,所有人都听到了,有些人不说话接着干活。
大多数人开始议论,甚至思考,一边干活一边眼睛开始瞅着身边有没有田鸡。
还别说,有些人运气好的,还真让她给碰倒了。
萧大壮笑了,哪怕整个村子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帮他抓田鸡,那么也会比昨晚三个人抓的多。
另一边,李二赖子午觉刚刚睡醒。
这几天有钱了,每天睡到十点钟,然后去水库收地笼。
中午喝酒,下午睡觉。
晚上四处溜达一圈,看看谁家小媳妇洗澡没拉窗帘偷窥一下。
如果没有,顺带看看能不能偷只鸡啥的。
不过今天就非常郁闷,三个地笼都没什么东西,中午就弄了一碗鱼汤。
刚刚起来就听到村长老头在广播喇叭里大喊大叫。
一开始他没在意,可是当他听到二十一斤的时候,眼睛一亮。
李二赖子让他干别的不行,让他逮鱼摸虾,撵狗偷鸭抓青蛙,这可是老手。
于是果断的拿起一个竹篓子,来到了田间,开始抓田鸡。
一般懒人都有个特点,那就是聪明。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不想劳动,那么又必须干活,只能想点子。
打个简单的比方,比如耕田累,而且效率低,于是人们用牛代替。
后来随着科技发展,用上了机械。
这种例子很多。
李二赖子也很聪明,他每天想的是如何不干活,或者少干活就能有酒喝有烟抽。
抓了一个时辰,也就抓到两只,这样他很不满意。
索性坐下来休息抽根烟,然后就在想着事情,也就是动歪脑筋。
他想的不是如何抓田鸡,而是在想萧大壮为何收田鸡。
那么,既然萧大壮收田鸡肯定不是吃的,剩下的就是拿去卖。
既然拿去卖,那说明肯定不止二十块钱一斤,也就是说这里面有差价。
有差价,说明有利可图,那什么要便宜萧大壮呢?
如果自己也收田鸡,比萧大壮高出一块钱一斤,自己拿去卖,然后……
李二赖子越想越兴奋。
不过他可没那么傻,现在就去收购。
他要跟着萧大壮一起去城里,然后看看萧大壮送给谁。
最后自己主动找上门去,低于萧大壮的价格出售给对方,抢了萧大壮的生意。
想到这里,李二赖子还抓田鸡?抓个机八!
提着篓子就回家了。
此时的萧大壮,刚刚收到了他上午买的货物,付了尾款。
壕沟已经开的差不多了,明天就可以立柱子了。
这种柱子最好的是,用水泥桩。
水泥桩这玩意儿,20年,30年可能都不会坏,而且还可以重复利用。
木头桩则不行,埋在地底下,常年的被雨水浸泡,估计用个两三年就得报废。
不过现在萧大壮的资金只能用木头桩先代替,等以后他赚钱了,会渐渐的正式化。
以后还会用恒温大棚,那样竹鸡的成长周期就会缩短,产蛋量也会变得更高。
养过鸡的都知道一个道理,春夏秋三个季节,产蛋量是最高的。
一到了冬天,母鸡产蛋量会急速的下滑。
有的母鸡甚至干脆不下蛋。
“大壮,我今晚给你留门。”
李爱花趁人没注意,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