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招贤纳士(2 / 2)
岳老师道:胡将军年轻有为,岂是我这个老朽所能比的,我也是经历过生死轮回后才悟出一点东西,那像你与方生,年纪轻轻就有改天换地的魄力与想法,可叹的是,当年我对二位的举动还多有非议,当真是腐朽不堪。方生怎么没来。我听说这次出使你们俩一直在一起的。
胡将军笑道:老师对我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啊。
岳老师哈哈大笑:都一样,都一样。
胡将军道:来顺义王部与其他不同,我不想让他冒险,所以让回去了。
岳老师叹了一口气:是啊,当年的那一战确实是个坎,老夫佩服胡将军的勇气,如果是我就不敢来。
胡将军道:皇命在身,不能不来啊。
岳老师道:据我所知,你是主动要求的。
胡将军道: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办,我最合适不过。
岳老师道:但你可知,这次来有可能就回不去了。
胡将军道:知道,回不去就不回去了。
岳老师沉默了好一会。站起身向帐外左右看了看,回头道:上次使团被杀一案你查得怎么样了,可有眉目。
胡将军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提这个事情,道:有些猜测,还需要佐证。
岳老师道:不用猜了,就是我们主导,汪监军配合干的。
他直认此事,倒大出胡将军意外,震惊不已。
岳老师并没理会他的表情,继续道:当时我的策划是让汪监军从中作梗,不让蒙古其他部落与大明通商。但后来大明主动派出使者,我的意见是继续捣乱,或者冒充其他部落的人把使团赶回去,断了大明的念头,没想到汪监军和刘万夫长图省事,直接把使团戕杀在大明境内,并且是离我部最近的地方,打乱了我的部署。
不待胡将军问,岳老师道:你心中或许疑惑,冒这么大的风险难道就为了独占那些恩赐。
胡将军道:是的,学生确实想不通。
岳老师道:大明朝廷接受我们的朝贡,绝不是为了长久的和平,而是为了分化打压蒙古各部。然后各个击破,实现彻底荡平草原的目标。
胡将军不置可否。
岳老师笑道:我知道你不方便回答,这或许不是你的想法,但大明皇帝必然是这么想的。我的计划是将计就计,与大明交好,在双方翻脸之前尽最大可能获取利益,扩充实力,大明与其他部落的矛盾越深,我们的地位就越稳固。然后借大明的势吞并其他部落,统一大草原。
胡将军道:然后与大明分庭抗礼。
岳老师道:不,大明立国一战让蒙古元气大伤,没个几十年恢复不了,最好的办法是继续称臣纳贡,继续从中获利,继续扩充实力,直到纵横天下。如果大明见我势大,不愿意交好。届时大草原已经不是一盘散沙,而是铁板一块。双方一战,胜负未可知,重现成吉思汗的伟业亦未可知。
胡将军诧异岳老师的深谋远虑,更诧异于对方的坦诚,自己可是大明的钦差:我与老师虽是旧识,但并无私交,如此坦诚相告,您就不怕我禀报朝廷,让老师的宏图伟业中途夭折吗。退一万步讲,即便我不说,难道朝中就无人看出你的野心,让顺义王持续做大。
岳老师道:这正是我直言相告的原因,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靠我这个老朽肯定不行,顺义王必须有惊世之材的辅佐,才能一边与大明周旋,一边扩充实力。才能做到和则发展,战能自保。而你和方生正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人选。
胡将军万没想到对方绕了一大圈是这个目的,惊讶老师的异想天开:谢谢老师如此器重,先不提我与方生能不能胜任,单说当年那一战,多少蒙古健儿死在我手下,如此深仇想必贵部人人欲杀之而后快,怎么可能请一个大仇人担当大任。
岳老师道:这你不用担心,我自会和顺义王讲,欲成就宏图伟业,必然有常人所不能有心胸,顺义王可以做到这一点。
胡将军道:那要是我不愿意呢。
岳老师道:你有得选吗。
胡将军笑道:老师是在威胁我吗,如果不答应就得送命?
岳老师道:我不杀你,甚至都不需要用什么离间的诡计,安全放你回到大明,但你回去就有活路吗。大明的朝廷能容得下你吗。
见胡将军不答话,岳老师道:是成为管仲、王猛、李靖一样的人物,辅佐明主建立不世之功业,还是和李牧、韩信、岳飞一般,被自己人羞辱折磨,到死还安了个不忠不义的罪名。远的不说,大明多少功臣名将被无端屠戮,胡将军天纵英才,想必明白自己的处境,更清楚该怎么选择。
岳老师见胡将军仍不答话,道:只要你愿意,剩下的事我来办,保证让大明抓不住把柄,还能保全你的家人。
外面有人报:丞相,蒙古各部使团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