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皋兰山下 > 第六十三章 抗旱

第六十三章 抗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斗破苍穹之古帝传说  末世之废墟上的坦克  程序员修仙指南  坠落的天阶之星河寂寥  风云激荡二十年  长安欠安  月下追光者  木叶忍者之全职猎人  我当驱魔师那些年  大灾变时代:我能加点升级 

和其他师傅们忙碌了好几天,终于把黄峪沟引水施工方案敲定下来,这个计划如果成功,又可以解决几千亩土地的灌溉。

回来路过古峰山,顺便上去看看自己的那几亩麦子,到了才发现已经完全枯死,整个古峰山活着的麦苗没几处。这几处是靠大家从黄河挑水保下来的,但那能有多少。

乡亲们见是方生,纷纷围过来哭诉:老是听别人说你救了这个,帮了那个,怎么就放着自己的至亲家人不管,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家饿死啊。

方生心里难过,安慰大家,兰州卫正在想办法,大家不要着急,马上就有转机了。

有人抱怨道:能有什么办法,兰州卫就派人打了几口井,刚开始几天还够人喝的,现在好几口已经不出水了。人都无所谓大不了去黄河挑水,地怎么办,眼看着全干死了,你们修的那些地方本来就有水田,只不过变得更多了,就算你们不修,他们也饿不着。我们这些真正受旱的却没人管。官府尽干些锦上添花的事情博名声,谁会雪中送炭。

方生无言以对,这些天施工的地方确实都是便于引水的,将原有灌溉网路重新规划,翻新重建,得以灌溉更多的田地,虽然账面上的水田数字每天都在更新,受惠的其实还是那些好地方的人,真正困难地区根本没顾及到。像古峰山这种山坡地、台地他的方案完全施展不了。

垂头丧气的回到姐夫家,却听到了更震惊的消息,皋兰山下的百姓,为了抢夺水源起了冲突,伤了好多人,有些水渠都砸坏了。官府派兵丁过来才弹压下去。

当初的设计方案是让尽可能多的田地浇上水,但毕竟是泉水,体量太小,两千亩已经是极限了,再扩大,哪边都救不活。这些地听起来可观,但和兰州盆地那么大的面积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就造成一种现象,明明隔着不远,那一小块麦苗茁壮成长,周边的眼看就烤干了。百姓们不服,便去抢水,双方厮打起来。

好在兰州及时下了一场透雨,百姓们都忙着去种秋种菜,纠纷才平息下来。

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这次有雨,以后怎么办,其它地方的供水不解决,这种乱子尽早还会发生。

如何才能找到更大的水源是个头痛问题。他也想过调黄河水,但工程量太大,并且要在黄河堤坝上开口子,万一以后发大水,那就完蛋了。

思来想去也只有阿干河离得最近,水量也不小,但怎么调过来是个麻烦事。便抽出时间去转转,其实整个阿干河流域他了如指掌,但万一能生出个新念头也不一定。

沿着阿干河往前走,左右两岸的百姓也在积极建设水渠,但和之前的方案差不多,只能惠及一点点地,稍微高点的地方就没办法了。

在路上碰到金师傅的大女婿,他刚从集市买了点东西,正要回大石头河。方生没有头绪其它地方也不想去,便随着一起去他的新家转转。

靠近山崖的地方掏了两孔窑洞,平地上用木头搭了个小房子,方生惊叹这才多久,您已经把家安置起来了。

金家大女婿笑道:哪有什么家,就是随便搞了个安身之所,先凑合住下来,以后再慢慢修整。

再往沟里面走,不远处已经开垦了几处田地,里面种的都是蔬菜。现在这个季节种粮已经来不及了,所幸安置的移民第一年卫府会补贴粮食,再把产的蔬菜拿到集市换点粮食回来也能过活。

远远就看到蔬菜长势不错。方生叹道:今年这个天气大哥能把菜种的这么好,费了不少功夫吧。别的不说,光从沟里提水就不容易。

金家大女婿道:主要是开地费力,水还可以,我引过来的,水量不大,但也能凑和用。

方生疑惑怎么引过来的水,沟里没多少水,并且比地面深好多。走近一看在地头压了两根竹子,竹子一节对一节一直延伸到沟里上水位。惊奇道:这也能行。

金家大女婿道:是啊,把竹子中间打通,相互连起来,就是做的太粗糙,水少可以,水大了就到处冒了。

方生蹲在旁边研究,赞叹道:大哥真是奇才啊,这个办法都能想到。

金家大女婿道:这还真不是我想的,以前在京城附近的寺庙见过,庙里的和尚为了用到山泉水,就用竹子铺成管道,从山腰把水直接引到庙里。可方便了,我这只是和人家学的,学的还不像。

他在旁边谦虚,方生心中渐渐升起一个大胆的创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乞丐皇子复仇路 喜唐 我家父皇爱修仙 上辈子,下辈子 回到大宋斗梁山 废皇子逆袭为王 让你低调潜伏,你却成了大佬 南太平洋上的五色旗 大明修仙聊天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