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干烨(2 / 2)
“不过……”他继续道:“小的倒是知道一个人,此人甚是出名。他是一个铸剑师,常年隐居于代郡附近的山野之中,铸出来的铁具可谓是一器难求。”
“据传此人名叫干烨,是几百年前大名鼎鼎的铸剑师干将后代,如果大人能有办法请到他来铸造最好。”
“不然小的只能找到些不入流的铁匠。”白袍家臣面露难色。
徐三修心想:确实需要一个技艺高超的铸铁大师来打造枪的部件,这样造出来的枪在可靠性、安全性上更有保障。但要想打动此人来帮助自己,空口白牙可不好使。
必须要投其所好。想来这干烨也会像他的老祖先干将一般,为剑疯狂,不惜让自己妻子以身铸剑。
汉初的铁全是生铁,强度高但缺乏韧度,如果自己能拿出一块钢锭——绝好的铸剑材料送给干烨,他一定会被此物打动,同意帮忙打造铸件。
徐三修深以为然,只是茫茫代郡群山,想要找到一个人可不容易。
他便问道:“我该如何找到这个干烨?”
张有记答:“在代郡城中,有一奇人名叫公孙朔,擅长通灵之术,能算生死祸福,此人是干烨的挚友。如果能找到他,便能通过他找到干烨。”
“只是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多少达官贵人都想找他求上一卦,但他并不趋附权贵,也不看重钱财,只问缘分,没有人知道他的真面貌,是可遇却不可求。”
“但好在可以确定,他在代郡之中。前些日子,还有一个乞丐听了他的话,摇身一变成了小商贾,摆脱了饥寒。”
“我知道了,你回去尽快找齐我要的东西。”徐三修摆了摆手,示意白袍管家离开,自己一人独坐在堂屋思索着。
有曰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如果公孙朔真的了断了尘世,那他何必还要偶尔现身卖弄一手呢?至少可以说明他有所图。
人和人打交道,无非是在乎钱财、势力、名声。听这张有忌的意思,此人对钱财、势力没有什么兴趣,那他在意的肯定是名声。
书读多的人大多有个通病,想要在朝为官,即使是再清高的读书人也难以避免。他们可能对美色、财富没有想法,却很少有不想一展自己政治理念者。
而他们又骨子里又有一股傲气,怎能舍下脸屈尊去找贤主,便故意搞出些名堂,以达到吸引贤主的目的。
知道这个,那便好办了。徐三修心中有了主意,距离炼钢高炉可以使用还需要等上数十日,事不宜迟,如果能在这十多日里找到公孙朔最好。
玉儿在远处勾着头看着堂屋,见客人走后,连忙过来,腼腆地低着头:“大人,快些擢洗吧。”
徐三修这才从愣神中缓过来,便去稍稍收拾了一番,将炼铁高炉的图纸放在了放着墨守等物的柜子中,这种改良的炼铁炉技术,也算得上是个宝贝,日后或许用得到。
又换了身衣服,将换下的衣服拿给玉儿洗涤。随后将玉儿送来的饭菜吃净,打开手机,百度起了算命的术语开始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