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 / 2)
似乎是看出孔明的担忧,太史慈随即笑了起来。
“还请先生放心,末将清楚自己在说些什么。”
“还请先生准许,末将立刻动身前往。”
既然太史慈都这么说了,孔明也不好在劝阻下去。
“既然如此,那我就许你精锐三万如何?”
考虑到渤海地盘不大,三万兵马应该足够。
“三万足矣!还请先生等候末将的好消息!”
说罢,太史慈转身退出书房。
看着太史慈离去背影,孔明无奈的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不能强求。”
随后,孔明继续查阅资料起来。
退出府邸的太史慈,朝着军营方向前行。
途中碰巧遇上王修,不知道是王修刻意为之还是运气使然。
刚准备回府歇息,碰巧撞上太史慈。
“子义兄弟,这时辰也不早了。”
“你不回去歇息,来军营作甚?”
不等太史慈开口,王修略带疑惑询问道。
“刚刚从先生府邸出来,准备率领三万兵马前往渤海。”
“三万兵马?可是渤海出了什么差池?”
不怪王修会诧异,实在是三万兵马太多了。
当日太史慈夺下渤海,也不过区区一万多点。
再者,渤海屯兵总计也才三万出头。
如此大张旗鼓,很难让人不怀疑是不是渤海出了什么差池。
既然被发现,太史慈也没什么还隐瞒的。
将先前孔明所说,如实相告。
得知渤海背叛的消息后,王修整个人楞在原地。
要不是太史慈看上去不像是开玩笑,王修可能会觉得太史慈是在逗自己。
实在是想不明白,淳于琼哪来的胆子敢背叛自己。
“时辰不早了,我先带兵出征了。”
“你留在清河,好好照顾先生。”
说罢,太史慈准备越过王修前往军营。
不曾想,王修突然出手拦住太史慈。
这让太史慈疑惑不解的看向王修,想不明白他这是要作甚。
“事关重大,我和你一起去!”
“你和我一起去?你确定吗?”
太史慈诧异的看向王修,显然是没想到王修会如此提议。
出兵渤海,绝不是闹着玩的。
但凡稍有不慎,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再者就是王修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跟着自己出兵自己还要考虑他的安全。
且不说能不能帮到自己,不拖累自己就算不错了。
然而,太史慈却也能明白王修在想些什么。
尽管孔明说放走淳于琼错在他身上,但提议的人是自己和王修。
自己选择出兵渤海,也是为了弥补过失。
想明白这些后,太史慈最终还是选择答应王修的提议。
随即率领三万兵马,浩浩荡荡朝着渤海进军。
与此同时,远在渤海的高览淳于琼正在暗暗窃喜。
除去王修安插在渤海中的眼线,现在渤海再次回到自己手中。
“哈哈哈!还得是淳兄聪明啊!”
“王修和太史慈那两个蠢货,居然会相信咱们投奔这种谎话。”
“你说,这可不可笑?!”
高览肆无忌惮大笑道,淳于琼则是点头迎合。
“该说不说,他们还是太年轻了。”
“要换做是我,不除掉也得留在自己身边。”
“结果他们倒好,居然放任咱们回渤海。”
“只能说,典韦聪明一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我要是典韦,现在可能被气的睡不着。”
“哈哈哈!谁说不是呢!”
“来来来!咱们哥两个好好喝喝!”
就在淳于琼和高览把酒言欢的同时,一封密信正悄无声息的送往渤海。
“报!清河来信!”
侍卫单膝跪地,朝着伶仃大醉的淳于琼高览禀报道。
“嗯?清河来信?该不会是王修他们想要调动咱们吧?”
“我倒要看看,王修他们又想整些什么幺蛾子。”
说罢,淳于琼接过侍卫手中书信。
查阅后,淳于琼脸色大变。
“兄弟,信上都写了什么?”
高览醉意盎然的来到淳于琼身旁,丝毫没有察觉到淳于琼的不对劲。
“奇怪?兄弟你脸色有些难堪啊?”
“怎么可能好看,你自己看看这信都写了什么。”
淳于琼没好气的将书信塞到高览怀中,引得高览一阵不满。
但高览还是选择接过书信,仔细查阅起来。
“兄弟!这是真的?!”
“你觉得呢?”
如果不是确定安排在清河的细作,没有胆量戏耍自己。
如此看来,这封书信内容应该是真的。
“那该怎么办!该死的!孔明怎么来清河了?!”
显然书信中,提到孔明带兵抵达清河的同时。
还提及,太史慈率兵出征。
至于太史慈出兵何处,就不是细作所能知道的。
但是在淳于琼和高览看来,猜都不用猜就能知道。
除了带兵前往渤海,还能去什么地方?
孔明现在带兵三十万北上,这不明摆着告诉所有人典韦意在吞并袁本初地盘。
如果有人敢抵挡,后果自负。
三十万大军,可不是谁都能抵挡的下来的。
如果是巅峰时期的袁本初,三十万确实不在话下。
问题是,现在的袁本初早已被瓜分干净。
三十万大军,足以横扫整个北边。
既然孔明目标明确,那么渤海将是孔明的首要目标。
高览淳于琼当日只所以选择渤海,也是考虑到渤海临近许昌。
实在是混不下去,也能带着渤海投奔典韦。
凭借渤海,也能在典韦麾下谋求一份不错的差事。
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情,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使得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后路可走。
想到这里,高览埋怨的看向淳于琼。
这才发现,淳于琼同样一脸埋怨的看着自己。
“都怪你!要不是你提议,我也不会选择背叛!”
淳于琼和高览,几乎是异口同声说道。
看得出,都希望彼此背锅。
只有这样,等到太史慈兵临城下自己也好保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