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武夫刀失鞘(1 / 2)
自古以来,先贤早有训示:“明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的天下,这句话不仅仅对统治者有效,对于百姓也一样有效。
这些武夫,谋害赈灾有大功之人,不说苏伦不会放过他们,万民怎会放过。
虽说,最初的爆发点并非是他们这些武人,但后续他们却是不服律法约束,派人袭击苏伦,这已经是犯了大忌,林阳的身份,虽说也是一介白丁,但百姓已知,若无此人,本次水患,必将横尸遍野。
历来,江苏与其他周边各省,水患的死亡率一直都是最高,不为别的,只因为每次江苏水患,赈灾的物资都会出问题,导致灾情蔓延。
但本次,江苏水患,却是完全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所有人都是各司其职,一些赈灾有条不紊的进行。
原本,所有人只以为,是因为总督大人的得力,所以才让水患得以控制,但自从苏伦亲自发布布告,表明这次赈灾很大部分功劳,是源自林阳之后,林阳这个人就获得了这些百姓的尊敬。
不仅仅是灾民,那些没有受灾的大户人家和一些中人人家,也都是满怀感激。
毕竟,若是真的乱起来,那些没有食物的底层百姓,绝对会趁机生乱,而能让他们活下去的方式,便只剩下抢这一条道,首当其冲的便是他们这些富得流油,囤积了大量的富人。
许多富人,之所以愿意拿出自己的存粮来赈济灾民,以来是的确有着善意,其次便是因为,他们也会有着自己的私心,施粥可以稳住灾民的情绪,同时可以博得一些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而若是,能不费吹灰之力,也不用损害自己的利益,获得安稳,他们自然更是乐见其成。
总督苏伦和那位林公子,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便将灾情处理好,对于这些家族而言,乃是最大的获利者,他们不仅在水患之中积累了名声,更是在慈善义卖之中,获得了苏伦的支持,更是在那位神秘的南风先生的面前露了脸。
虽说,这些家族不知道,那位什么的先生,究竟能不能记得他们。
他们也不奢望那等大人物能记得他们,因为只是见过这位大人之后,以后与人交谈谈生意的时候,便多了一些吹嘘的资本。
但这样就足够了。
许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某个名人认识你,只需要你认识对方就足够了,就是这样简单的见面,不说一句话,便可以无形中成为一种筹码。
吃了甜头,这些人自然不会允许,这两位保全自己的利益的恩人,被人杀了。
于是乎,那些潜伏在城中各处的习武之人就惨了,有熟人有家的还好,或许还有一个藏身之地,那种外来之人的武夫,差别就大了,几乎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收留,而且因为苏伦后续发出的一张,只要举报带刀佩剑的危险人物的家伙,就可以获得一两银子的赏钱。
或许,许多人就觉得,一两银子太少了些,值得冒生命危险去举报吗?
若真是如此想,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两银子便是一千文,而一般平常百姓的工钱,也不过一天几十文钱左右的样子,五文钱便可以买一角劣质的酒水了,一斤肉也不过十五文到三十文钱左右。
一两银子,足够买两石米,足够一壶寻常人家,吃穿用度好些天了。
再说了,这些带刀佩剑之人,也不是什么滥杀无辜之人,而且,这些人在百姓心中,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好人。
百姓人家的人,虽说大都没有读过书,但他们却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一群人,虽说都在为一日三餐,酒饭温饱担忧,但他们知道,所谓的劫富济贫,只不过是这些人的一些借口罢了。
或许,真有那种仁人义士,真的会劫富济贫,但大多数却都是为了私欲找到借口罢了。
这些人劫富济贫的钱财,大都是进了自己的腰包,又有多少会流入百姓的口袋之中呢?
所以这些习武之人,在百姓心中,不仅仅没有任何的好感,若非是打不过,许多人或许会被当成流氓地痞无赖,胆敢这般嚣张,早就被那些农家人抬着锄头打杀了。
现在,这些人针对林阳和苏伦。
这两位,可是在这些寻常人家眼中,乃是大大的恩人,所以在金陵城中,这些习武之人几乎再无任何的容身之处,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就老老实实,按照苏伦布告之上要求的那样,去府衙登记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