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老天爷的作用(2 / 2)
什么天道不天道的那个和我没关系,我只知道若这老天不给我风调雨顺那我也就不必靠它,有我这些灌渠又何惧它老天!”
“你可真够霸道的!”张孟听后笑着说道。
“这个世界不霸道活不下去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不就是这个道理。”
…………
春天的脚步渐渐的近了,这片土地终究是没有辜负生活在上面的人们,不管是春草的嫩芽,还是小溪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又或者是山里那些刚刚出来活动的野兔,山鸡,又或者是那些枯木里那些肥硕的虫子这些都是人们果腹的食物。
对于刚刚安家的流民来说李山给他们劳作的报酬他们还是攒了起来,尽管一直强调会保证他们今年到收获的时候,可他们的本性还是想留下这些来之不易的粮食去吃那些野菜。
这几个月来,各县随着流民的安家落户,成亲的人很多。
本乡的成亲多是绥县那边的多,这是近一年来百姓生活变好的证明。至于其他地方多是寡居的男女,与外乡的男女结合。
外乡来的人,嫁娶个本地的总能更好的融入这个大家庭。本地的则是想着找个壮劳力家里日子也好过一些。
银州和绥州是接壤的,甚至上县大兵的北边就靠着抚宁,绥州这些天的变化是瞒不了人的。
这世界上最快的就是老百姓的嘴,当然也是最夸张的,上县这些天发生的变化传到抚宁的时候就已经变了样子。
毕竟这官府出兵帮忙修水利的事想都没想过而且还管饭。
于是抚宁靠着上县边上的村里的乡民脑子也就活络了一点,我是银州的你不管那我是绥州的你总要管吧。
于是一夜之间,放在上县的界碑自己把这个二十几户小村子变成了绥州地界,第二天这个村里的村长就带着人找到了在这里修水渠的队正。
带人过来一看果然是这样,也没多想只当是漏了一个村子。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这上县的界碑就自己向前跑了十几个村。
终于感觉到不对的都尉报告给了李山。
“子义,快来看!”李山把公文递给了张孟。
张孟仔细看了后哑然失笑道“这个到也稀奇!
不过你打算怎么办,把界碑挪回来吗?”
李山这时才站起身边走边说道“挪回来,又不是我让它往抚宁跑的,既然它在我绥州界碑内那就是我绥州的土地。”
“你啊还是这土匪习惯!不过还是要防备那抚宁的人来闹事。虽说是不怕他们可也不能让他们过来肆意妄为!”
“闹事?我正愁银州的马场我怎么才能弄到手呢。不是我看不起他们,要是他们真敢来我保证这银州今年春耕后就是咱们的地盘。”
张孟听着李山豪情万丈的话不由得默默走到了边上,组织人去勘察这些村子的土地,人口等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