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求购微电机(1 / 2)
第249章 求购微电机
刘光福刚出会场,就找到正记录外国人电话的黑子,
刘光福叫他打听打听,帮忙在这边多买几个注塑机,
“外国人觉得咱东西便宜,但人家效率要求高,要是生产不完,可得赔给人家违约金。”
黑子答应着,说现在好像香江工业都在外溢,港资有一个注塑机厂家,已经在深城附近投产了。
黑子带着刘光福,找到了那个厂家,很快就买到了四台数控液压注塑机,虽然不很先进,做粗活也绰绰有余了。
刘光福催促着工人,又找了几个当地农民,日夜不停地在车间里组装,终于在两个月之内,赶制完成了一万套开关。
现在还得通过进出口公司签合同,运货也是进出口公司代运,
所以刘光福倒不用去管海运的事了,直接把货交给了进出口公司完事。
刘光福给保城来的几位技术员和工人,额外发了每人一千元的奖金,希望他们能留在这里,帮助自己开发新产品。
五金厂相对正规机械厂家来说,只能是简单的作坊,是重工业最底端,以他们的实力,想生产高级的产品也很难。
刘光福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就是做出自己的红星电钻,大概是五金行业最先进的科技了。
龙国这时候早就有电钻和电锤,1962年,CD市机械工业局试制出中国第一台三相19毫米电钻,因为电钻体积小,所以属于当时的精密机电产品,我国能仿制人家的已经不容易了。
电钻只能钻红砖,对混凝土根本无能为力。
电锤则是电钻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纵向运动的锤头,能边钻边用震动破碎混凝土。
到了一九八零年,我国电钻产量已经不少,但要说国产电钻,真是一言难尽,不但有毛熊的沉重的毛病,电机和麻花钻头又全都不耐用。
国产普通电钻,和人家外国电锤重量差不多,得有十多斤。
而国产电锤足有二三十斤,没一把子力气根本玩不转。
这时候电钻还都是插电的,而七十年代,已经有了充电电钻了。
想做电钻,先得解决电机的问题,其次才是钻头,毕竟钻头大不了可以更换。
刘光福知道,一机部的这些民用厂家肯定已经尽力了,谁不想把东西做好啊,也别扯啥思想啊或者分配制度啊问题,
要真是给奖金就能做出好电机,那逻辑就跟亩产万斤没啥区别,又怎么会有造不如买的想法来?
买那么贵,造肯定便宜得多,要真是你给技术人员拍出十万块钱奖金,他就能给你造,那谁还去买国外专利啊?
归根到底,民用的机电厂家,生产不出轻巧的电钻,主要问题其实就是机床精度不够,造出来的微电机也就只能很重。
但军工厂可不一样,他们有很多普通机械厂没有的数控机床,只要愿意做些军转民项目,完全可以做出轻巧的电机来。
在三元桥附近,就有个精密电机厂,叫做曙光电机厂,是个三千人的大厂,专做战斗机上的微电机,技术上肯定没问题。
因为刘光福对这里太熟悉了,这就是自己家附近,离轧钢厂也很近。
后来三千人的厂子,只剩下了三百人,这里也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很多人都相互认得,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混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