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兜售电视机(1 / 2)
第185章 兜售电视机
刘光福望着几百台电视机,那也是相当发愁。
这些彩电不可能一下卖出去,国营商店也不可能收,慢慢联络熟人的话,卖风险又很大。
在《傻春》里,赵素不倒腾电器时,就是很明目张胆地给同学挨个打电话推销,结果让人举报了,刘光福肯定不能重蹈覆辙。
但这时代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兜售手段,拉辆卡车在街上高喊白菜价,那不是找死?
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低价卖给轧钢厂职工呢!
当然,要以后勤科的名义,刘光福本来就是后勤科的,送出了一台21遥,后勤科长就满口答应。
刘光福:“科长,还有件事,要是有人打听,你就说是李主任不忘咱们老职工,给咱谋的福利。”
科长道:“闹了半天是李主任啊,我说谁有这么大本事呢!”
很快,厂里的职工服务部就摆满了电视,还用黑板写着“低价进口彩电”的广告。
广播里,于海棠反复播放“职工福利”的通告,宣布每人可以市场价80%的价钱,购买一台18寸彩色电视机。
这个电视机盒居然是巧克力色的,上面还模仿出木头纹理,乍一看以为是木头的。
职工都十分惊讶:“赫,还是西德的牌子!”
还有人见过这种电视,兴奋道:“这牌子咱领导家里的一样,叫罗兰仕!”
要说西德这电视,真的比国产精巧,它按键旁有个小柜门,打开门,发现柜门上插着一个小改锥,用小改锥能插进按键旁的小孔,进行手工调台。
此时电视都是按键式的,这台彩电一共八个,就是说可以调八个台,而早期的国产的彩电很多才六个台。
八个台其实已经足够了,因为四九城就二频道八频道六频道,后来加上个央妈三套,第十五频道,也才四个台。
只是从1986年开始,游戏机和录像机开始普及,要各自另占两个频道,八个台就用满了。
等1990年电视频道才多了起来,玩游戏和看录像就得每次来回调台了,想看有的频道也得临时现调。
好在此时有不限台数的21遥,已经开始走入普通工人家庭了,
到了1993年21遥已经白菜价,大概1000出头了,四九城普遍就不困难了,也就无所谓了。
由于只有二百台,得到消息的职工都很慌张,有的翘班回了家取钱,冒着被扣工资的风险,也要把电视买回家,所以这些电视很快就销售一空。
至于21寸的那一百台,普通工人出不起价钱,都让刘光福送给了几个厂长,还有于海棠,以及内部卖给了中层干部。
一天之内,刘光福就把彩电销售一空,当场拿到了三十万。
二十万给赵素不,剩下十万自己存起来,水货这么挣钱,难怪那些人冒着牢底坐穿的风险,也乐此不疲。
而刘光福是个做没本生意的,感觉就更爽了。
刘光福把彩电搬到于海棠家,于海棠就不让走了,刘光福只能勉强应付,好容易才过了难熬的一夜。
这还不算完,于海棠早晨起来临时加戏,把刘光福彻底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