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要盖厂房(2 / 2)
这些他不太懂,所以全都委托给了纺织局。
头几年进行三线建设时,盖了很多这些工厂,已经很标准了,都有标准图。
半个月之后,纺织局设计院的就拿出了一份方案,并且开始动工。
服装厂房是最简单的厂房,盖起来非常快,
就是红砖墙上放几个角钢焊接的钢桁架。
开工好几天,砖墙居然不往上涨,工地上的工人居然都被抽调走了。
望着成堆的红砖,刘光福急了:
“钱都给你们了,你们怎么还在窝工?”
施工队无奈地道:“砌砖容易,但现在钢材很不容易找,咱们屋顶的钢桁架,三个月能到货就算快的了。如果你们有关系,最好能自己解决,我们马上就继续砌砖。”
刘光福叫他们赶紧继续开工,别耽误时间,他自己马上就去联系钢桁架。
别人要找钢材是千难万难,但刘光福手到擒来,
回轧钢厂,让李汉祥请厂长吃了顿饭,送出他导演的全套录像带。
厂长回去一看,立刻美不可言,精神焕发,回头就叫车间加班加点制作。
这对轧钢厂太容易了,就是几根角钢的事,比吃饭还容易。
钢桁架很快就焊好了,轧钢厂还亲自派出吊车,将钢桁架吊装在砖墙上。
只用了一星期,厂房就正式竣工,找纺织局设计院的工程师,要求赶紧安装机器。
“这,厂房盖完了?我们还没安排工艺设计呢……”
刘光福把这件事,上升到了给港商信心的高度。
“我们要创造一个建厂奇迹,让香江那些投资人知道咱们的厉害。”
工程师立刻不分昼夜展开工艺设计,三天之后,方案就出来了,整个厂子包括四大车间,两百多台机器,
同时还开始设计办公楼、澡堂、宿舍、食堂等附属设施。
刘光福和李汉祥都吃了一惊:“怎么有这么多机器?能订的齐吗?”
设计师解释道:“机器订购很容易,我们纺织区自带纺织机械厂,大型织机都能制造,更别提你们这些小缝纫机了。”
在计划经济时代,民用产品和工业机械,根本是两个待遇。
大小城市里的三大件的确短缺,
但全国一盘棋,如果说哪里要盖个工厂,需要多少台工业缝纫机,各地机械厂就是大干一百天不休息也要完成。
机械厂接到订单,立刻开始生产,需求量量最大的电动缝纫机都是现成的,而其他十几种机器都很简单,也很快生产出来。
感谢各位订阅的大佬,小弟不胜感激
魏武门徒时空老船长史大狗山中小黑小马车车的推荐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