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考察纺织厂(2 / 2)
老三则在李汉祥的片场领便当,当个死跑龙套的。
刘光福:“原来这样,那娄晓娥什么时候回来?”
李汉祥:“听说过几天吧,可能回来做买卖。”
刘光福道:“你看这才对嘛,娄晓娥要是对我们没信心,她还回来干什么?她在香江没有前途才会回来。李导,我带你参观参观四九城的工业区。”
李汉祥道:“好,我也想看看四九城的工业基础,有好几个朋友问我,这边能不能投资呢!”
四九城有规模几十万人的纺织区,从十里堡、东八里庄到三里屯、团结湖,整个朝阳的城区部分,除了酒仙桥那片电子工业城以及使馆区外,统统都是纺织局的地盘,绵延五六里。
包括京棉一二三厂、四九城毛纺一二三厂,四九城印染厂等等,以及也就是现在国贸CBD的地段,机关就在中纺街,也就是三里屯酒吧街。
1979年,四九城的产品,在全国纺织工业名牌产品评比会上位居前三,贡献的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0%。
他开车带着李汉祥和刘小庆,来到纺织区考察,
“李导,带你参观一下咱们的投资地点,选个厂址。也希望你和朋友们说说这边的真实情况,多给我们投资。”
李汉祥坐车沿着宽阔的马路,往外观看,惊奇地看着这片广阔的纺织城,不可思议的道:
“这,这是香江那边宣传的落后和一无所有吗?不行,这肯定这是面子工程,骗我们投资的!我要进去看看!”
刘光福和刘小庆哈哈大笑,李汉祥的那些消息也不知谁提供的,他们拉起李汉祥道;“李导,摄像机给你,你见到什么,咱们一五一十拍下来。”
纺织区的家属区蔚为壮观,全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玉米晓夫楼,大都是三四层的暗红色砖房,
这种楼南北通透,是真的通透,
因为南北有单元门,在穿堂风下,双扇木质单元门随风摇曳,
有的门楣上还贴着“文明单元”的奖状,每层高度都在三米以上,又高又大,里面是红色的木质楼梯。
楼里是一条走廊走到头,每层有自己的公共厨房和厕所。
李汉祥从没看见过这样的四九城,道;“这房屋格局,跟我们慈云山的公租屋差不多,但居住条件和房屋质量,都比慈云山好太多了。”
在路边,学校、食堂、电影院、理发店、图书馆、花园,足球场,篮球场一应俱全,还有很多乒乓球案子,中午下工时间,许多工人从厂区回家属区给孩子做饭,络绎不绝的穿着工装的人群,让李汉祥震惊不已。
刘光福通过上级,预先通知了京棉一厂,
厂长听说有港商前来,早就带人在此等候。
“李大导演,先来看看我们的厂房。”
纺织车间里有许多长条卷筒织布机,一个卷筒就有七八米长,每个卷筒只用一个女工,正在纺织机上紧张的忙碌着。
这些纺织姑娘,看上去都很年轻,面庞俏丽,皮肤透着黑色,应该是农转工不久,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幸福的微笑。
太漂亮了!这才是青春和自然的感觉!
李汉祥忍不住抓拍了张照片,刘光福劝他不要起歪想法,这些都是正经女工,没有慈云山那些太妹!调戏他们是要抓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