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隋唐天字七书 > 第86章 国运从来无关乐,一生宿命两代人

第86章 国运从来无关乐,一生宿命两代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我们的冠军  我带凡人女子修仙长生  大暗无界  明日无瑕  重返二OO二  萌学园之特殊之星  强制乖宠,被疯批大佬掐腰温柔哄  诡异长生:从为始皇炼丹开始  倚剑诸天行  豢养 

当年,他的父亲贺若敦曾经在临死前,用锥子刺破他舌尖,鲜血淋漓之际,他父亲对他说出最后的告诫:“吾以舌死,汝不可不知。”

当年贺若敦因为自己军功卓然,同侪早都是大将军,但自己功名卓越,反倒屈居人下。

贺若敦难免口出怨言,最终被北周第一权臣宇文护赐死。

所以,他临终用刺舌出血这种极端的行为,告诫贺若弼一定要谨言慎行。

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宿命。

贺若弼自以为功勋冠天下,但自己屈居杨素,高颎之下,心中颇有不平。

但他却并不谙政治,他轻易就被杨坚免官,成为了牺牲品。

贺若弼不但未捞到宰相的职位,反倒丢掉自己的官职,这更加让他愤愤不平。

于是,怨言传到了杨坚的耳中。

杨坚的处理非常干脆。

他将贺若弼投入狱中,对他说:“我以高颎,杨素为相,汝每昌言曰,此二人唯堪啖饭而已,是何意也?”

其实从这一句问话,就可以看出,口无遮拦,无所顾忌的贺若弼,既无宰相之才,也无宰相之怀。

贺若弼更适合在战场上纵横捭阖,但他自我感觉良好。

贺若弼并不悔悟,反而斩钉截铁地直接回复杨坚说:“(高)颎,臣之故人;(杨)素,臣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

这种直接置疑当世二大宰相,实际上就是直接置疑杨坚的决断,有此一语,足以被判大不敬。

有朝臣依据律法,上奏贺若弼罪当处死。

杨坚心下犹豫,鸟尽弓藏虽然是自古名言,但他对于贺若弼并未完全放弃。

他决定敲打下贺若弼,便对他说:“臣下守法不移(按律要处死你),公可自求活理。”

贺若弼听到杨坚此言,倒也并不惊慌,他在狱中,忽然开悟。

他真正明白他父亲的无辜而死,也明了权力的可怕。

若要善得始终,就需要低头。

贺若弼开始向杨坚示弱,他说:“臣持至尊威灵,将八千兵渡江,擒陈叔宝,窃以此望活。”

杨坚不依不饶,紧接着说:“此已格外重赏,何须追认。”

贺若弼慌了,这是他最大的依恃。

他只能再次强调,“臣已蒙格外重赏,今还格外望活。”

杨坚沉默。

他虽不想置贺若弼于死地,但死罪可恕,活罪难逃。

杨坚有意挫其锐气,他让贺若弼在牢中呆了几日之后,才将其除名为民。

但一年之后,杨坚终于因为其平陈,一统南北的不世之功,而恢复其爵位。

杨坚其实心中也颇为忌惮贺若弼,毕竟他在战场上是无敌的统帅,也是当世第一大将。

如果让其身居重位,又掌握兵权,恐怕自己也很难睡一个安稳觉。

于是,他不再让贺若弼担任重要的实权职位,但杨坚将胡萝卜和大棒政策玩转如飞。

贺若弼是隋朝的门脸,杨坚需要贺若弼的代言。

每次宴会上,杨坚都会重赏贺若弼,以示念其旧功。

但贺若弼对杨坚的压力却始终存在,最重要的一点是,贺若弼也并不懂得收藏内敛。

在炀帝杨广一朝,他终于因为妄议朝政,而被杨广赐死。

来来去去,他还是逃不脱自己的宿命,这也是他父亲的宿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红楼擎天柱 神话版三国:我是武将,不搞科技 监国太子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重生成秦二世,开局激活吕布属性 大明:不装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人在民国:小弟有亿点点多 权倾朝野,从假太监被发现开始 穿越成范进,开局就中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