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1 / 2)
当有人来报吴鸿瑞到访时,郑国公正舒畅的翻着这次战利品的私单,边看边哈哈大笑:
“龟儿子的,老子这几年损失的家当这次算是捞回来了。”
一旁悠然喝着茶的韩谨西从怀里拿了另一张单子出来,淡淡道:
“爹,咱们这次缴获的东西在这。”
郑国公拿起来对了对,我的乖乖,船只剩五艘,金银珠宝几乎没有。郑国公疑惑:
“你留这么多给谁?”
韩谨西还未及答,门外当值的兵丁便来报说吴鸿瑞到访。
郑国公自然知道他的来意,嗤笑一声:
“来得倒快。”
韩谨西把先前拿出的清单顺回了袖子中,弹了弹后来拿出的清单,对郑国公道:
“倭寇是去抢劫,哪有带着黄金去做贼的道理?”
郑国公哈哈笑:
“言之有理。这吴大人来了,倒又省了咱们不少功夫,这次还得借昔秋姑娘的巧手用一用,唉,咱们东海韩府可没有这种上得台面的丫头。”
韩谨西不置可否,从营帐后面出去了。
时值深冬,东海虽说近海,可是却也颇冷。吴鸿瑞一进到郑国公的中年帐,便感觉一阵热浪扑面而来,随行的长随忙替他解下冻得发硬的披风。郑国公一见吴鸿瑞便高兴的道:
“哈哈,今天早上一睁眼似乎听到喜雀叫,感情是吴大人要来啊!”
吴鸿瑞走到火盆前搓了搓冻得发硬的双手,笑哈哈的回到:
“这国公府的喜雀叫啊,估计不是吴某人要来,而是国公爷立了大功了。”
韩国公抚掌哈哈大笑:
“吴大人也知道了?”
吴鸿瑞笑着答道:
“这东海城只要不是个聋子,恐怕都听说了,你郑国公大败倭贼,激获的船只金银珠宝数不胜数……国公爷一个不动声色的就把这大事干了,端的是好本事啊!”
韩国公一听,便有些傻眼了:
“什么?什么?吴老弟这话听谁说的?是哪个王八蛋要害老子?”
吴鸿瑞一听,也是傻眼了:
“难道不是?”
这时,着着一身湖蓝织锦的竹枝捧着一壶茶进来了,进来时也不通报,边打着帘子边道:
“国公爷,奴婢把这新得的青柑茶沏了一杯,味道可特别了,您试试……”
一抬头发现了吴鸿瑞,愣了下,神色有些惴惴:
“国公爷,您这有客啊……”
郑国公朝竹枝招了招手:
“自己人,你来得正好,赶紧去让人备酒菜。”
竹枝笑道:
“国公爷,这客来了先得上个茶吧?奴婢给大人备了茶再去张罗酒席,可好?”
郑国公拍手大笑:
“还是你想得周到,你赶紧去办。”
竹枝娇笑一声,回道:
“奴婢这就去。”
竹枝给两人福了福身,扭着漫妙的身材高高兴兴的走了。吴鸿瑞心里叫一个酸啊!这郑国公的丫头,标志就算了,还这么的知情识趣,举手投足间比一般人家的小姐更胜几分,那一身织锦,一百多两银子一匹的布,就是商户人家的大小姐都未必能这么随意穿着。这郑国公真是大手笔……吴鸿瑞见竹枝走远了,笑笑对郑国公道:
“国公爷好福气啊!”
郑国公笑道:
“这丫头是个好的,在这军营里可委屈她了,她倒实在,居然没喊个半句苦累。”
吴鸿瑞道:
“这次国公爷立了这么大一功,圣上定会召您回京嘉奖,听口音,她应该是淮南一带的人,京中的繁华许是还没见过。”
郑国公奇道:
“吴老弟好眼力,这丫头还真的是土生土长的淮南人。”
吴鸿瑞笑道:
“国公爷怕是忘了,吴某曾在淮阴任职六年之久。”
郑国公恍然大悟:
“记起来了,记起来了,还真有这么一回事。对了,刚刚你说外边在传我们这次缴获了金银珠宝无数什么的?”
吴鸿瑞道:
“正是!”
郑国公一拍案,满脸杀气:
“缴获个屁,只有几艘破船,那松野木森奸滑得很,只留下几条破船截住我们,他自己带着别的船跑没影了,他们去劫货的,还没得手呢,哪里有什么金银珠宝。”
吴鸿瑞听了,心里不由奇怪,他听线人来报,明明不止这么些东西。
正说着,竹枝已经回来了,手里的绿檀托盘里摆了整套羊脂白玉的茶具,还有一个红泥小火炉,炉里的炭还在冒着红光。
竹枝搬出角落里的茶几,摆好茶具便把紫砂提梁壶架到红泥小火炉上开始烧水,边拔弄炭边道:
“这梅花雪水还是在咱们府里釆的,只剩半坛子了,这雪水泡银针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