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难离(2 / 2)
叶刺史越说越气。
看着书房桌上小山一样堆着的各地报来的急信。
他连看的心情都没有。
“大人,您还是赶紧看看吧,底下人可都按您的吩咐,每隔五天书信汇报当地情况。”
早在流民过来的初期,吓的够呛的叶刺史就用加急文书通告各州各县,每五天汇报一次情况。
当时他是这么想的。
虽说旱灾早在三月就有迹象,他没有上报朝廷,其实也是为君分忧,认为不过是点雨水而已,不值得小题大做。
但灾民来了。
他也只好做出关心各地的姿态,每五天一次上报。
将来朝廷追问下来,他也好解释。
而且最关键的是,在流民刚到的凉州城下时,他就挑了几封情况严重的州县书信。
让手下快马加鞭,送到边境驻军赵将军那里,请他务必帮忙。
刺史大人,一直在等。
等边境驻军来人,有他们在,再大的灾情灾民,就没啥可怕的了。
手无寸铁的暴民,难不成还想跟装备齐全的边境军比试么!
只是,这都一个月了,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可真是让人心焦。
心焦得很的刺史大人,最后还是让师爷幕僚过来,给他拆信看信。
像小山一样堆积在桌案上的信,由七个人拆信看信,然后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记录在案。
并且当场禀告叶刺史。
刺史大人则是根据信件上的事件情况,判断信件的是否值得回信。
遇到有必要回复的,就记录下来,让手下们记得回过去。
人多力量大。
从早上持续下午,桌上堆积的信,已所剩无几了。
叶刺史虽然不必看信也不用亲自回信,但一天坐下来还是很累的。
他站起身,扭着捶了捶腰,指着桌上说道,
“还差最后几封,赶紧拆了读了,我要回去吃饭了。烧的猪肘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师爷和幕僚们不敢耽搁,一人拿了一份信,快速读着。
师爷拿到的信,是来自安益县的。
这么个边境小县城,竟然也凑着热闹写信过来。
师爷心里腹诽道。
凉州府距离安益县几百里地,就算真有流民,也不不见得会有几个流民能走那么远跑去那。
哼,无非就是想要钱想要粮。
师爷心里如是想着,漫不经心的扫着信...
然而看着看着师爷脸上的震惊神情,却是越来越浓,信还没看完,他就蹭的起身,“大...大人这安益县...”
“你这是怎了?安益县怎了?突厥又来了?!”
凉州刺史不耐烦道。
这边境的安益县还能有啥事!
真要有紧急军情,那早就用百里加急方式送过来了。
“大人您自己看...流民,流民竟然都...”
刺史大人拿过信件快速浏览过,满脸震惊。
“竟然把流民安置住了?搭棚施粥?没人闹事?那徐恒生不过一介平民,他哪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