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一波三折(1 / 2)
第231章 一波三折
彭涛听了仲余的话,在心中衡量,5%的股份也就是值至少50亿,这笔账咋一看相当划算,常安只需要出人出力就可以。
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这是在培养一个竞争对手,还要用自家的渠道,等于在抢自家的蛋糕,这么看又不划算了。
“仲老板,不知道你准备做什么价位的车?”
他这么问就是想知道百倍汽车是不是竞争对手,蔚莱能与江汽和常安合作,很大原因是蔚莱要做中高端,与他们形成了差异化,不但不会抢蛋糕,还会帮助两家车企进入高端车制造领域,这是花钱买不来的经验,属于双赢,所以双方合作一直很顺利。
仲余听彭涛这么问,知道这是在担心什么,他早有预料,小白就曾提醒他,新势力想入场,不能上来就抢夺老牌势力的利益,人家不合作都算好的了,就怕到时被针对,那将寸步难行,最好找到彼此共赢的点来切入。
而他认为进入农村市场算是互不干扰,还能一起做大蛋糕,所以他直言道:“我们准备进入农村市场,做5万以内价位的低端车。”
闻言,彭涛乐了,这特么的拿一两千亿入场,不做高端车却做“农民车”,是不是脑子瓦特了?
“呵呵,仲老板,你没开玩笑吧?做低端车?完全不挣钱的啊!”
仲余双手一摊,无奈道:“国内汽车行业,中端市场已经饱和,高端市场又难以打开局面,唯有低端市场是最好进入的,农村人口多,需求量大,目前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霸占这个市场,所以我们还有机会,另外,低端车产量大,正好可以扩大电池销量。”
这两个理由彭涛也能想到,但这就意味着百倍汽车是竞争对手,不好办呐。
“仲老板,常安一直在深耕中低端市场,进入农村也是我们的战略,如果扶持了百倍汽车,相当于从一个锅里分食,仅5%的股份,我想上面绝对不会同意,甚至可能给多少股份都不会考虑,这是立场问题。”
“嗯?”仲余很意外,至于防外来者防得这么厉害嘛?
“彭总,我不理解,农村这么大,多一个百倍汽车不至于影响到常安吧?
而且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哪家车企的新能源车是专门为农民而设计的,都是库存车,没有任何的诚意!
而我们不同,是经过针对设计的车型,如果我们合作,可以授权常安生产,一同进入农村。”
彭涛喝了口茶才慢慢说道:“仲老板,关键在于,你要用我们的渠道,不就相当于消费者要二选一?
而且农村市场我们一直在进入,能买得起车的农民,根本不像你说的那样在乎是不是有诚意,相反,能买得起中高端的车才是有面子;
就算最后真的要为他们设计车型,我们自己也有专业的设计师,完全没必要为此多一个分蛋糕的人。”
仲余不是傻子,这些理由说服不了他,在他看来,这是车企把农村当作退路了,在中端市场竞争,赚足利润,再把库存车卖给农民,才是最符合他们利益。
就像大米手机就算再怎么讲性价比,也不会像传音手机那样,专门为了农民设计各种特点的手机。
农村市场不大吗?很大,但是不为农民专门设计手机,他们就不买手机了吗?显然不会!
只要有需求,农民还是会花与城镇居民一样的价钱去买手机,所以完全没必要特殊迁就。
这也是消费层级的引导,车企希望农民进行消费升级,就像国家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一样,使出教育资源、宅基·地建新房限制、收超面积的房·税等等措施,却不会专门针对农民留在农村出台利好z策,就是要把人赶进城里,好发展房地·产。
既然给股份不行,仲余决定拿出技术筹码进行交换:“彭总,如果常安肯合作,我们愿意分享自动驾驶技术。”
“抱歉!”只是彭涛对电池以外的技术丝毫不感兴趣,所以一直不同意,而是反复建议百倍汽车学习蔚莱和小彭,走中高端路线,这样常安才愿意合作。
谈判突然出现了严重分歧,双方都不愿意让步,只好约定改日再谈。
从彭涛的办公室出来,失望的仲余和刘彬二人被请去参观生产车间,由常安汽车的一名副厂长陪同。
除了研发部门,生产车间里从车架开始,一步步组装成一台汽车的整个过程,副厂长都一一给他们介绍,丝毫不隐瞒。
这些在现在都不是秘密,各种视频和纪录片都有,生产线都是从外面进口的,车型和技术也都有专利,不是光看几眼就能学会的。
俩人一路参观下来,兴趣都不是很浓,仲余是对没达成合作耿耿于怀,而刘彬本就是厂长,对这些门清。
从常安总部出来,几人选了家五星级酒店入住。
然后仲余把刘彬喊进了房间,想问他有没有办法。
刘彬思考了下说道:“老板,我之前只管生产制造,对经营不是很了解。
不过我觉得彭总说得很对,当初江汽与蔚莱合作就是奔着做高端车而去的,不然还真不愿意合作。
这肯定是大家的共识,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代工厂,唯一的办法就是收购,我们自己建厂生产。”
“这是从零开始啊!”仲余犹豫,造车只是因为一时兴起,也为了推广电池,可不代表他愿意花大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进去,他还有好多公司要管理呢。
刘彬则不认同:“老板,我们可以收购有实力的车企,怎么会是从零开始呢?”
“像蔚莱、小彭和里想这些,有实力的谁会卖啊?能买到的,要不就是濒临破产,收购过来没什么价值,要不就是人家发展得好好的,我们赶着去收购,被人狠狠地宰上一刀,那还怎么生产低端车?”仲余有钱不假,但狮子大开口的更多。
刘彬建议道:“老板,还有一家不错的,那就是许首负的衡太汽车,有牌照,又有完整的整车制造厂和销售渠道,收购过来就直接能用了,测试车也不需要找常安生产。”
“嗯?”仲余愕然,“那家公司是我们能碰的?
不声不响几年时间亏损上千亿,却只卖了不到一千辆车,合着每造一辆车要一个亿!
而且亏损越来越多,钱都不知道去哪里了,这么个烫手山芋,我有病才会去接手!”